每經網 2015-05-21 15:05:35
起航“一帶一路”——華夏幸福“創新驅動”打開產業集群想象空間
如果說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是華夏幸福無意中的提前布局,那么,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華夏幸福則在有意卡位。
4月22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600340,SH)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簽訂合作開發建設經營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約定區域框架協議>的議案》,公司將與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民政府合作開發建設經營該縣行政區劃內的約定區域。
眉山市仁壽縣是華夏幸福在四川省行政區劃內開拓的第一個產業新城項目,也是繼去年5月份挺進北京、今年3月進入上海之后,華夏幸福產業新城項目又一次拓展進入一個全新的區域。
仔細分析“一帶一路”的版圖不難發現,四川,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
而在上述“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文件中,成都又被定位于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公開資料顯示,成都已成為國內外企業搶占中國西部市場的戰略制高點,成為跨國企業投資中國西部的首選地。截至今年4月,在蓉落戶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62家,企業數量、投資額和行業面均居中西部城市之首。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咨詢師陳智國表示,在京津冀演練成熟的模式和做法,復制和推廣到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輻射的區域,將成為政府引導和市場主體作用結合下必然結果。
戰略布局層層深入
橫貫歐亞大陸的古絲綢之路,留給世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遺產。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在新時期國際秩序深刻調整、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下,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關國家積極響應。
分析人士認為,華夏幸福挺進上海之后,又迅速布局四川,其戰略意圖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不無關系。
不久之前,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剛剛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互聯互通為抓手,以金融合作為前導,激發大市場活力,共享發展新成果……近9000字的文件系統勾勒出“一帶一路”路線圖,宣告“一帶一路”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
從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到“一帶一路”,業務布局層層深入,在坐享三大國家戰略疊加難得機遇的同時,華夏幸福的拓展戰略也留給市場極大的想象空間。
陳智國表示,這是華夏幸福業務選擇的問題,產業升級和孵化還是跟著市場走。華夏幸福在京津冀的布局比較早,國家戰略的落地,華夏幸福的業務也到了成熟和收獲的階段。目前卡位“一帶一路”戰略,是其看到了和政策相結合的巨大市場空間。
而在接連落子上海、四川后,華夏幸福的業務版圖已輻射包括北京、河北、遼寧、江蘇、浙江、上海、四川等地在內的全國近25個區域。
正確的選擇
華夏幸福高度結合國家戰略與宏觀政策,對今后的發展又有何助力?
高力國際華北區產業與工業地產服務部董事孫超表示,宏觀政策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更大的市場機會。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宏觀經濟是對產業的發展有指導性的價值,不僅僅是多少的稅收優惠或土地優惠,更多是一些產業的扶持。有了這些政策的支持,勢必會形成和促使產業集群的產生,因此也必將衍生出對產業集群承載載體的更多需求。
在區域發展與產業集聚方面,華夏幸福擁有豐富的經驗、創新的方式和敏銳的嗅覺。
從2002年開始,華夏幸福從北京正南50公里的小城固安出發,在“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的理念之下,積極創新升級“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打造“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產業新城。更為重要的是,華夏幸福以“一個產業園就是一個產業集群”為理念,為產業新城注入“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業聚集”的各類產業園,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
十幾年來,華夏幸福依托市場化運作模式,有效提升區域發展的綜合價值,成就新常態下創新驅動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樣本與價值理念。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表示,在“兩橫三縱”的整體國家戰略中,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都是城市規劃重點布局的區域。
陳晟認為,依照“兩橫三縱”的規劃,產業的遞延也將形成以北京為龍頭的環渤海、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沿線以及“一帶一路”,并且會以產業的推進和遞延,形成產業、人口、資源、金融的有機匹配。“華夏幸福跟著國家的戰略進行產業布局,肯定是一種非常正確的選擇。” (文/王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