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0 01:19:43
每經編輯|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邱峻峰 實習生 猶黎
提及“秘史”類型電視劇,不得不提著名導演尤小剛。
自打《孝莊秘史》開辟先河后,《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康熙秘史》等連續多部“秘史劇”組成了最能代表他風格的“秘史系列”,這張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名片還成功輸入到國外,進入了東南亞、歐洲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國。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與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影視文化產業論壇”于5月20日亮相成都。
尤小剛是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北京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本次參與論壇的主題演講議題是:如何增加中韓合拍影視作品在中韓兩國的市場機會。
在尤小剛看來,“秘史系列”只是他打開海外市場的一塊“敲門磚”,秘史劇的成功證明,中國電視劇想真正“走出去”,還得按市場機制走商業模式,而非一般宣傳或單純的文化交流,因為商業利益下的專業合作,“我們給的才是別人最想要的”。
昨日,剛來到成都的尤小剛就忙開了,先到了寬窄巷子參觀、就餐,下午又和四川衛視的相關負責人商量合作事宜。
據了解,在今日舉行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影視文化產業論壇”上,尤小剛將就中韓影視合作進行主題演講。
作為國內最早和韓國演員合作的導演,尤小剛一直關注韓流和韓劇,他認為,韓劇跟我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敘事方式和風格是很相像的,比如《渴望》等。
他說,“內地九十年代就搞這些了,講究生活細節,講究人物關系,然后徐徐道來。后來港臺劇進來了,要快節奏,大場面,我們才開始變了。嚴格說來,韓劇的發展是跟在中國后面的,它到現在還是三大臺控制,跟咱們十五年前的情況差不多。韓國政府采取了鼓勵政策,制作公司拍戲給自己國內電視臺定購是賺不了錢的,只是國家會給一些制作補助,就是鼓勵他們外銷。這也是為什么韓國外銷一下子搞得很好的原因,它背后有政府的資金在支持,不像我們基本上是自生自滅。”
對于韓劇熱,尤小剛也表示亟需理性的冷思考,“須知盲目不是科學,狂熱絕難持久,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可笑而膚淺的,唯有反思方可清醒。”在他看來,韓劇是能夠在平和中傳達情感、掀起情感波瀾的細膩作品,“只要我們能夠汲取這些經驗和教訓,中國的電視劇產業就能健康地按照自己的發展規律形成更高的浪潮。”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邱峻峰 實習生 猶黎
更多內容詳見每日經濟新聞網站:www.jzqfr.cn;
微信號nbdnews;
微博@每日經濟新聞;
會務咨詢電話:028-8651638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