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0 01:19:45
每經編輯|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楊斌 攝影記者 盧祥龍
他是現任韓中文化中心院長,也是本次“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重要牽線搭橋人之一,他還是韓國前總統盧泰愚之子。
他就是韓中文化中心院長盧載憲。
昨日(5月19日),盧載憲在蓉接受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將韓中文化交流從論壇推向實質性合作。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與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影視文化產業論壇”于5月20日亮相成都。
為什么是成都獲得了承辦“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機會?當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盧載憲時,這位略懂一點中文的韓國朋友笑了笑,反問道,“Why not?”
近年來,中韓文化交流不斷加強,而這種交流往往與經濟水平統一在一起,類似的論壇通常會選擇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舉辦。盧載憲表示,成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西部經濟的領頭羊,完全有基礎也有能力承辦如此高端的盛會。
盧載憲說,很多韓國人對成都并不熟悉,但他們對三國志很了解,“成都是三國志的發源地”,非常有必要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更多韓國人了解成都,認識四川,“其實文化交流的親切感很強,比如四川的辛辣美食,我們韓國人也很喜歡。”
論壇式交流只是盧載憲遠景規劃中的第一步。他的終極目標是能夠構建一個生態鏈,推動韓中雙方在文化產業等領域實現實質性合作。
盧載憲告訴記者,他堅信本次論壇能夠取得圓滿成功,也非常期待中韓雙方各參會嘉賓能碰撞出大量火花,“但單純的論壇沒有太多意義。”盧載憲說,論壇為彼此間的交流搭建了很好平臺,而這種交流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我們應共同努力推動向有實質性效果的領域發展。”
盧載憲表示,韓國與成都,在美食、美女、游戲、動漫等領域有著許多共通性,這為雙方實現產業界的合作奠定了基礎。他說,一部《林師傅在首爾》的電視劇曾在中國熱播,“我們完全可以拍一部《金師傅在成都》,向韓國人推廣這邊的美食。”
盧載憲說,通過各種論壇式交流,希望未來能夠構建起一個中韓之間的文化生態鏈,“也就是Culture Eco-System”。為此,他認為政府與民間應協調合作,并通過成立合資基金來促進項目間的合作,最終實現從交流到實質性合作的目的。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楊斌 攝影記者 盧祥龍
更多內容詳見每日經濟新聞網站:www.jzqfr.cn;
微信號nbdnews;
微博@每日經濟新聞;
會務咨詢電話:028-8651638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