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4 01:26:1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近期,地方銀行加快了沖刺A股的速度。5月12日晚間,哈爾濱銀行(06138,HK)在港交所公告稱,董事會建議發行不超過36.66億股A股,所得總額將不低于98.615億人民幣,所的凈額將用于補充資本金。
本月初,徽商銀行也公告稱,擬在A股發行不逾12.28億股,并計劃在未來一年內發行。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多數商業銀行都想排隊上市A股,他們更多的訴求在于擴充資本,最根本的動力是提高市值。
從最近發布公告的兩家地方銀行來看,他們都準備將在A股發行所得凈額用于提升資本充足率。
記者注意到,在港交所上市后,哈爾濱銀行資本充足率得到改善。截至2014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64%、13.94%、13.94%,較上年末分別提升2.69%、3.25%和3.26%。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家地方銀行向A股沖刺均非首次。其中,哈爾濱銀行在2011年就曾表示,“爭取三年內上市,首先是A股,將來規模大了會是A+H。”但最終哈爾濱銀行在去年3月登陸H股市場。
目前,也有多家銀行再次沖刺A股市場。今年一季度,A股排隊上市的11家銀行集體“中止審查”,但如今除了已在H股上市的盛京銀行外,其余10家銀行都已恢復排隊狀態,4家“已反饋”、6家“已受理”。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銀行上市主要的動力是解決資本金的補充來源。
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從估值上看,大部分“A+H”上市銀行,H股估值要低于A股,部分全國性股份行的H股甚至較A股有20%以上的折價,而回歸A股能夠獲取更高估值。
分析還認為,雖然目前資本充足率較高,但銀行管理層一般有未雨綢繆的做法,為后續幾年的發展儲備資本,并且最好是預先完成上市,以便在需要資本時及時通過再融資籌集資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