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9 01:28:21
每(mei)經(jing)編輯|每(mei)經(jing)記者 胡健(jian)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hu)健 發自(zi)北京
“大道(dao)至簡(jian),有權不(bu)可任(ren)性。”“用(yong)政府權力的(de)‘減法(fa)’,換取市場活力的(de)‘乘法(fa)’。”
3月5日(ri),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gong)作報(bao)告(gao)甫一出爐,關于簡政放權的“金句”,就已在網絡上流行開(kai)來,而代表委員們隨后的小組討論也圍繞政府工(gong)作報(bao)告(gao)展開(kai)。
在政(zheng)協經濟(ji)界別(bie)的(de)一場小組(zu)討論上便是如(ru)此。一位委員(yuan)認為,取消行政(zheng)審批,很(hen)多(duo)部(bu)門從自身(shen)利益(yi)出發,有變相保留審批權的(de)問題,這(zhe)種明(ming)放暗不放要引起警(jing)惕,不能(neng)留下太多(duo)尾巴(ba)。
這一說法引開(kai)了大家的話匣子,發改委(wei)原副主任張曉強說,中央政府(fu)下放的權(quan)力(li),不(bu)能(neng)被地方截留,那樣會使情(qing)況(kuang)變得更加復雜。
“不同部門也應(ying)該協同推進,比如發改委雖然把投資項目(mu)的(de)核準下放到了(le)地(di)方,但(dan)土地(di)和環評的(de)審批權(quan)依(yi)然在中(zhong)央,這使得省里還得跑中(zhong)央。”張(zhang)曉強說道。
圍繞行政(zheng)審批權下放(fang)后(hou)的(de)事中事后(hou)監管,張曉強打了一個比方,“行政(zheng)審批權下放(fang)后(hou),相關的(de)執法力度就(jiu)要加(jia)大。這些領域的(de)部門(men)就(jiu)開始要編制(zhi)、儀器和車輛(liang)等,執法強度上來了,但是執法成(cheng)本怎么(me)辦?”
有委員接過話(hua)茬說,比如說對企業排污口的監測,總不能天天派人盯在那里吧?
他說(shuo),希望(wang)公務員(yuan)靠(kao)踢足球式的(de)人盯人管理(li)肯定不(bu)行,加大懲處力度的(de)他律是(shi)必須的(de),否(fou)則就(jiu)是(shi)從一個極端走向另(ling)一個極端。
這位(wei)委員舉了他去迪(di)拜與當地(di)奢侈(chi)品店老板對話的(de)(de)例子,他問老板為何(he)迪(di)拜沒有假貨?老板的(de)(de)回(hui)答是,賣假貨的(de)(de)進(jin)不來也不敢(gan)進(jin)來,一旦被發現,會被罰得傾家蕩產。
針對地方如何接(jie)得(de)住(zhu)下(xia)放而來的(de)審批權,全(quan)國人(ren)大(da)代表、陜(shan)西省副省長張道宏指出,有些行政審批權下(xia)放了,但(dan)地方卻不具備承接(jie)能力(li)。因(yin)此,應重視和加(jia)強(qiang)基層(ceng)審批能力(li)建設,審批項目(mu)改革中(zhong)事權的(de)下(xia)放要與(yu)財權、要素配置權同步推(tui)進并加(jia)強(qiang)監督(du)。
他這次帶來(lai)的(de)建議還包括,健全取消行政審批后(hou)相(xiang)關事項的(de)管(guan)理辦法,細化審批機(ji)關的(de)自由裁量(liang)權(quan),探索開展第三方機(ji)構評價行政審批制度改(gai)革工作(zuo)。
“清理規范中介服務”被(bei)寫進(jin)今年的政(zheng)(zheng)府(fu)工作報告,而其典型代表就是“紅頂(ding)中介”,這是一種腐敗現象,指政(zheng)(zheng)府(fu)官(guan)員通過形形色(se)色(se)的手(shou)續、關卡、資質、認證,蠶食著行(xing)政(zheng)(zheng)審(shen)批權紅利(li)。
一位來自投(tou)(tou)資界(jie)的委(wei)員就(jiu)告訴記(ji)(ji)者(zhe),在地(di)方(fang)這種情況很(hen)常見,比如投(tou)(tou)資一個(ge)房地(di)產項目(mu),需要審批的內容很(hen)多(duo),必須要交給當地(di)的中(zhong)介公司來做(zuo)才可以,不僅(jin)順利,而且效率(lv)高。“費用高不高?”記(ji)(ji)者(zhe)問。“你(ni)說(shuo)呢?”這位委(wei)員笑了笑。
2月9日,中央巡視組向環(huan)保部反饋情況,指(zhi)出環(huan)保部領導干部違規(gui)插手(shou)環(huan)評,環(huan)評技(ji)術服務市場(chang)“紅頂中介”現象突出。
對(dui)此(ci),新任環(huan)保部(bu)部(bu)長陳(chen)吉寧在(zai)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xie)問題(ti)不僅是環(huan)保部(bu)自身的(de)問題(ti),也(ye)有(you)整個環(huan)保系統的(de)問題(ti),原因(yin)包括制(zhi)度漏洞、管理缺陷(xian)、工作作風等(deng)。
陳(chen)明確表態,環(huan)(huan)保(bao)(bao)部所屬事業單(dan)位的8個環(huan)(huan)評(ping)機(ji)構(gou),今(jin)年率先(xian)全(quan)部從環(huan)(huan)保(bao)(bao)部脫(tuo)離,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ye)要全(quan)部脫(tuo)離,逾期不脫(tuo)離的,一律(lv)取消環(huan)(huan)評(ping)資質(zh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che)下您(nin)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