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3 16:28:57
建議站在國家法律、制度層面進行具有前瞻性的頂層設計,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國情的相關法律和配套制度體系,保障各項交通治理措施的推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每經編輯|黃濤
目標:提高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水平 建設和諧高效的汽車社會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城鎮化繼續穩步推進,汽車社會規模必將進一步擴大,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簡單的汽車限購限行政策已經不能平衡解決我國我國汽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問題, 應該站在更高的國家法律、制度層面對城市交通綜合治理進行具有前瞻性的頂層設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國情的相關法律和配套制度體系,讓各項交通治理措施的推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更好地保障最大多數社會公眾的相關權益。
各地政府在應對“治堵”時,應該盡可能避免使用這種存在“懶政”嫌疑、簡單粗暴的汽車限購政策,通過制定更加合理的城市和交通發展規劃,運用智能科技技術手段創新城市交通綜合管理辦法,建立符合現代社會發展潮流和公眾需求的城市道路交通綜合管理體系,從而從根本上改善城市交通擁堵情況,提升社會經濟運營效率。
如何破解汽車社會前提下的城市交通綜合治理這個難題?建議站在國家法律、制度層面進行具有前瞻性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國情的相關法律和配套制度體系,保障各項交通治理政策措施的推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在符合法律框架的前提下,積極采用最新的信息技術、智能交通等科技手段,對城市發展規劃、道路路網建設、市政交通管理等進行系統性創新管理,從而全面、高效地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難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