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低油價利好中國經濟:低通脹為財稅改革營造環境

上海證券報 2015-01-28 09:33:07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油價跌跌不休,國內成品油價也出現了罕見的十三連跌,汽油價重回5元時代。那么,低油價究竟將對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油價低迷不會改變中國能源結構低碳化方向

長期來看,油價下降不會改變中國能源結構低碳化的方向。經濟因素主導中國過去的能源戰略,其核心為滿足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中的能源需求,但是前瞻性地看,環境保護與能源安全對于能源戰略的重要性正在顯著上升。1、碳排放的決定變量有三:GDP總量、單位GDP消耗的能源量和每單位能源量所需的碳排放量。由于資源稟賦和生產方式等因素,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過高,造成大氣污染嚴重。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的能源強度和碳強度均處在較高水平,調整能源結構和能源技術創新是實現碳減排目標的根本路徑。2、中國石油[-1.35% 資金 研報]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的上升成為能源安全的不確定因素。近年來,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趨勢,2012年原油的對外依存度達到56.4%;如果按照未來需求復合增速3%-4%計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8%,到2030年將超過75%,而美國石油對外依存的峰值為65%,這將對能源安全帶來較大的風險。

從國際經驗來看,在上世紀80年代油價曾經大幅下降,并在接近20年的時間里維持在相對低位。當時全球的石油消費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下降幅度大幅趨緩,石油消費占比從1973年的48%快速下降至1985年的39%之后,此后的14年間均在39%附近的水平徘徊。

這主要體現為發展中國家對于石油消費占比的提升,例如中國當時石油消費的占比迅速從17%提升至23%,在當時能源的經濟效益依然是這些國家能源戰略的主導因素。但是反觀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的發達國家,例如日本,其石油消費占比僅在5年內維持相較持平的態勢,而其后接近15年的油價低企并未改變石油占比持續下降的態勢,而美國僅在1985年石油消費占比有所提升,而其他時間里石油消費占比呈現趨勢滑落的狀態。對于這些國家而言,環境保護和能源安全是更為值得考量的因素。

因此,我們認為即使油價長期低迷,但是基于環境保護和能源安全的緊迫性,中國能源結構低碳化的方向不會發生動搖。政府甚至有可能利用低油價推進能源戰略轉型,例如增加成品油消費稅,通過財政轉移支付,補貼扶持新興能源,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等等。基于這三大因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殼牌國際有限公司根據世界能源模型(WEM)預測了未來中國的能源結構,根據他們的預測結果,中國未來能源結構中,石油占比將由2013年的18%下降至2020年的15%,天然氣占比由5%上升至10%,煤炭占比由67%下降至61%,其他清潔能源占比由9%上升至14%。

油價低迷可能會影響能源結構調整的速度

雖然我們認為油價低迷不會影響長期能源結構向低碳化方向發展。但是如果油價持續低企,從經濟效益的角度,有可能影響能源結構調整的速度。具體來看:

1、油價下降可能推動原油消費增速上升。參照美國和日本的歷史經驗,油價上漲和低迷,原油消費增速的波動范圍在-2-2%之間,即油價低迷可以推動原油年均消費增速提升1-2pct。而對中國來說,由于油價低迷和高漲,原油消費增速的波動區間為5%-12%,考慮基數和經濟對原油消費依賴度的下降,波動區間可能收窄至3%-5%,即油價低迷可能會推動我國的原油年均消費增速在原有的消費增速上提升1-3pct,即未來年均增速在4%-6%左右。

2、油價下降不會抑制天然氣消費。一方面,天然氣定價是區域定價,且多與原油價格有一定同向的聯動性,這使得油價低迷期時,天然氣的消費量也呈現上升態勢。另一方面,天然氣消費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使其需求具備一定剛性,管道、居民燃氣等設施一旦建成,其需求就更偏向于增加,而不會減少。

3、油價下跌會抑制煤化工項目,加速煤炭消費占比的下降。油價下跌對煤炭需求的影響主要通過煤化工產業鏈傳導。目前油價已下跌至2008年的低點,按照相關研究測算港口6000大卡煤價在600元以下,石油價格在80美元以上時,煤制油有相對的成本優勢。按照目前市場煤價測算,雖然煤價滿足低成本的標準,但油價也已遠低于80美元。因此,多數煤化工產品成本目前并無競爭優勢,如果油價長期低于60美金之下,多數石化產品價格將低于目前的煤化工成本線,煤化工產品盈利將面臨持續的壓力,規劃的煤化工項目多數將面臨擱置的局面。按照我們推算,煤化工項目耗煤未來三年或在年均2至4億噸之間,占國內煤炭消費總量的5%至8%之間。如果油價長期低迷,這部分煤炭需求將受到影響。

4、新能源發展較少受原油價格影響,生物質燃料可能受到一定負面影響。根據IEA報告,目前全球電力系統中,柴油和基于石油燃料的發電僅占5%左右,油價與新能源不構成直接替代性關系。另外,環保壓力也將倒逼新能源占比提升,我國對新能源發電的各類政府補貼與碳交易全球交易平臺等因素的推動,均意味著我國的新能源市場受原油價格影響很小。當然在新能源品類中,生物質燃油由于與原油利用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且市場化程度更高,因此我們認為其受到的沖擊相對于其他新能源更大。

總體來看,如果油價持續在50-70美元/桶的低水平波動,那么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可能使得煤炭占比下降加速,石油占比下降趨緩,天然氣占比上升速度加快,其他清潔能源占比上升放緩。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