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大公國際拉出P2P“黑名單” 遭網貸業集體吐槽

證券日報 2015-01-22 08:52:41

1月21日,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大公信用數據有限公司發布了266個網貸平臺“黑名單”和676個平臺的預警名單。

質疑聲一片

據記者了解,在大公國際公布的網貸平臺預警觀察名單中,廣東有133家、上海有57家、北京則有47家。其中,上海名單尤為引人矚目,因其第一個平臺,便是有著銀行、上市公司雙重背景的老平臺陸金所。

據網貸之家數據,陸金所在2014年12月份成交量超過25億元,在全國平臺中位列第二。大公國際回應外界對于陸金所“上榜”的質疑時表示,“大不代表好,大不代表安全。”

銀客網副總裁李飛表示:“獨立客觀的評級或排名,有益于行業健康發展,但如果評級或排名缺乏有效依據,反而變成廣告或合作的潛規則,對于行業發展一定會起到阻礙作用。”

短融網的CEO王坤則認為,“總體來說大公國際的名單評級可參考價值有限,對于相關平臺缺乏有效數據支撐,在整個評級過程中主觀判斷成分居多。但也能看出,現在很多網貸平臺在信息披露、規范性方面存在問題。”

投之家聯合創始人黃詩樵表示:“大公的名單不夠嚴謹專業,平臺對于評級比較敏感,如果不拿出來科學的評級依據,很難獲得認可。”

北京市網貸協會稱,“出于合規性考慮,大部分網貸平臺僅公布借款人的部分重要信息,外部機構如需評價債務人的償還能力,需要在獲得債務人授權的前提下補充其他信息,大公國際主要依據平臺的信息披露度和披露規范度進行相關評價,進而設定網貸平臺‘黑名單’和‘預警名單’,其可行性和準確性有待商榷。必須指出的是‘黑名單’或‘預警名單’具有負向激勵作用,易于成為套利工具。”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