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85后”汽車族群崛起 車企營銷聚焦年輕市場

2014-11-20 01:19:52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冒詩陽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冒詩陽 發自北京

據統計,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中,有超過50個品牌、300個車型加入了今年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據易車網統計,截至11月11日當天下午16時,該平臺的汽車訂購數量就已經超過了34.68萬輛。

實際上,對于汽車這類大件商品,通過網絡平臺完成銷售的挑戰很大,即便如此,各大整車廠商依然積極向網購熱潮靠攏。11月11日起,吉利汽車專門針對電商推出專供版吉利GX7,而上汽新產品MGGT也聯合易車平臺推出 “全城試愛”免費試駕活動。

汽車銷售電商化,這與近年來汽車消費正在悄然發生的改變有關。分析認為,國內汽車消費群體正在向“年輕化”發展,今年上半年,80后購車群體已經占到整體的53%,預計2015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超過60%;到2020年,90后又將代替80后成為購車主力。

布局互聯網就是車企迎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做法之一。據統計,近年來消費者完成最終購車所拜訪4S店的平均次數下降至1.5次,而幾年前這一數字為4.5次。分析認為,互聯網車訊信息的豐富,減少了消費者和經銷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需要進店的次數也就相應減少。

不僅如此,車企已經開始在產品和營銷上全方位迎合年輕群體的消費習慣,這在今年的汽車市場表現得尤為明顯。

新車推廣偏愛數字化營銷

10月25日,海馬S51.5T車型上市。據了解,這是海馬旗下首款配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同時搭載的還有CVT變速箱,從動力性能和外觀設計上,這款車被海馬定義為專為年輕消費者打造的車型。

與車型定位相匹配的是,海馬也試圖將這款車的營銷做得更活潑,以吸引年輕購車者的目光。據了解,早在上市前的9月27日,海馬汽車就針對年輕群體,在海馬的微信平臺和垂直網站汽車之家同步開啟了新車預售,在線支付一元定金并將活動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則有機會獲得iPhone6等獎品。

據了解,這一契合80后、90后的營銷方式在新車上市前為海馬帶來了超過3500份有效訂單。獲益數字營銷的車企并不止海馬,實際上,今年以來大部分針對年輕人市場的車型均參與了數字營銷。

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數據,7月26日上市的吉利新帝豪9月銷量超過1.8萬輛,位居自主品牌車型銷量第一名。吉利新帝豪的市場定位瞄準的正是“85后”人群。

為引起“85后”的注意,在新帝豪上市前,吉利曾發布了一款名為“礪劍前行”的APP游戲,而在新車上市后,吉利又將新帝豪同步進駐天貓汽車進行線上銷售。

除上汽MGGT、海馬S51.5T、吉利新帝豪等自主品牌車型外,合資品牌也十分注重數字營銷。據了解,為推廣旗下針對“80后”消費者的車型杰德,東風本田今年在移動互聯平臺上投放了大量廣告,如在搜狐視頻下方投放廣告“粉飾條”,視頻廣告設計也更加時尚。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為更加貼近年輕人,此前東風本田副總經理劉洪甚至專門進入酒吧與年輕人交流,體驗年輕群體的生活方式。

另外,今年東風日產為旗下新奇駿制作網絡微電影、一汽-大眾為全新高爾夫開辟數字互動社交平臺 “THEONECLUB唯愛匯”,都是車企貼近年輕人的數字營銷方式。

跨界營銷迎合年輕消費人群

“我們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投資電影。”東風裕隆副總經理白清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今年10月,東風裕隆投資的電影《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在國內上映。

電影給予東風裕隆的是更多的品牌和產品展示。據了解,新作中很多追車、槍戰等場面,給了東風裕隆標志很多鏡頭特寫,也對旗下車型,尤其是納智捷優6更多的性能展示空間,東風裕隆希望通過這些場面樹立產品的運動形象。

其實,對娛樂營銷的重視并非東風裕隆首創。據了解,近日,在英菲尼迪國產車型下線之前不久,該公司就對外宣布聯合出品深圳衛視真人秀節目《極速前進》,目前這一節目收視率在全網居于前列。

除此之外,奧迪國產A3Limousine在9月5日正式上市時,也通過“全網聯動”的互動方式與消費者接觸。為迎合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好,9月21日奧迪還邀請年輕消費者到店參與同步直播和專屬的 “閉店銷售”,奧迪還邀請吳克羣、謝霆鋒、張靚穎等明星到場。

車企營銷方式和渠道多樣化的發展,給了產品更多的展示空間,豐富的營銷方式在吸引年輕人注意的同時,也讓車企形象變得更活潑。同時,對于年輕消費人群的關注,也將影響到汽車設計風潮的未來走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