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9 00:46:49
每經(jing)(jing)編輯|每經(jing)(jing)記(ji)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每經(jing)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沃爾(er)沃、英菲(fei)尼迪(di)、捷豹(bao)路虎等豪華(hua)品牌在中國市(shi)場紛(fen)紛(fen)實現銷(xiao)量躍進之后(hou),林(lin)肯汽車也(ye)坐(zuo)不住了。
近日,《每日經(jing)濟新聞》記(ji)者從林肯官(guan)方了(le)解到(dao),今年10月23日,林肯將正(zheng)式啟(qi)動在華銷售。目前林肯已經(jing)加(jia)快(kuai)了(le)網絡布局速度,并(bing)希望(wang)通過差異化定位與其他豪華品牌展開(kai)競爭。
9月26日(ri),林(lin)肯公(gong)布了旗下兩款車型的預售價(jia)格(ge),其中(zhong)中(zhong)小型豪華(hua)SUV車型MKC價(jia)格(ge)區間為35萬(wan)~45萬(wan)元,中(zhong)型豪華(hua)轎車MKZ價(jia)格(ge)區間為32萬(wan)~40萬(wan)元。
“這兩款(kuan)車(che)所在(zai)的是目前成長最快(kuai)的兩個(ge)細分市場,以此(ci)切入有助(zhu)于林(lin)肯(ken)在(zai)中(zhong)國更快(kuai)打開市場。”林(lin)肯(ken)汽車(che)公(gong)關部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shu)據顯示(shi),作為MKC的(de)主要競(jing)爭對手,寶馬(ma)X1和(he)奧迪(di)Q3今年(nian)1~8月(yue)分(fen)別(bie)累計銷售(shou)3萬輛和(he)5.7萬輛,同比(bi)增幅分(fen)別(bie)為114.5%和(he)144.2%,遠遠超過豪華車市場20%左右(you)的(de)增速。同時,MKZ的(de)主要競(jing)爭車型寶馬(ma)3系,今年(nian)前8個月(yue)也保持著超過六成的(de)增速。
對林(lin)肯(ken)(ken)而言(yan),其(qi)不(bu)僅面對奧迪(di)、奔馳、寶馬三(san)大(da)巨(ju)頭的(de)競爭,還要應對沃爾(er)沃、英(ying)菲尼迪(di)、凱(kai)迪(di)拉克等后(hou)起豪華(hua)車品牌的(de)強勁攻(gong)勢(shi)。并且相較于林(lin)肯(ken)(ken)汽車,上述(shu)幾大(da)品牌無論(lun)在產品還是(shi)網絡(luo)布局上都(dou)具有領先優(you)勢(shi),如何在競爭中突圍,是(shi)后(hou)來者林(lin)肯(ken)(ken)需(xu)要思考(kao)的(de)問(wen)題(ti)。
作為(wei)福(fu)特(te)旗下(xia)的高(gao)端車品牌(pai),2005年林肯曾以(yi)福(fu)特(te)汽車渠道內(nei)的進口車身份(fen)進入(ru)中(zhong)國(guo),但由于(yu)銷量表現不佳,在2008年退出。如今,隨(sui)著福(fu)特(te)在中(zhong)國(guo)市場迅(xun)速(su)擴張,林肯二次(ci)入(ru)華。
值得(de)注意的(de)是,有調(diao)查資料顯(xian)示,目(mu)前林肯車主的(de)平均年齡在65歲(sui)左右,這與(yu)中國車主日趨(qu)年輕化的(de)發展趨(qu)勢(shi)并不相符。
因此(ci)(ci),在(zai)產品定(ding)位上,二次(ci)入華的林(lin)肯(ken)有意放下(xia)身段,將(jiang)目標人群鎖定(ding)為45歲左右(you)的“新貴”人群。與此(ci)(ci)相配(pei)合的是(shi),林(lin)肯(ken)在(zai)產品上也(ye)作出(chu)(chu)了(le)相應調整(zheng),除了(le)在(zai)外觀設(she)計方(fang)面新增(zeng)了(le)動(dong)感線條(tiao),也(ye)同時增(zeng)添了(le)多項科技配(pei)置。此(ci)(ci)外,針對消費者對于配(pei)置的不同需求,還推出(chu)(chu)了(le)個性化定(ding)制服(fu)務。
不過,有觀點認(ren)為,雖然林肯在中國并非一個全新品牌(pai)(pai),但由于(yu)其(qi)退(tui)出時間(jian)較(jiao)長(chang),在中國消費者缺乏品牌(pai)(pai)忠(zhong)誠度的(de)情況下,如(ru)何重新喚起消費者的(de)的(de)記憶,重塑品牌(pai)(pai),仍然需要(yao)時間(ji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she)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像(xiang),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xian)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xia)您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