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4 00:38:5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4月2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北京國檢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對該局查處的、經3.15晚會曝光的不合格澳妙可嬰幼兒奶粉進行了無害化銷毀處理,并通報澳大利亞官方,要求其對此做徹底調查。
為了對進口奶粉質量進行有效監督,從今年4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規定,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另行加貼。
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規的實施有利于進口奶粉市場更加規范。
剩下萬余罐將隨后處理
據了解,此次銷毀的奶粉便是經3.15晚會曝光的澳妙可嬰幼兒配方奶粉。在高安屯垃圾焚燒廠,3萬多罐被篡改保質期的澳大利亞 “澳妙可”洋奶粉被鏟車碾軋,隨后焚燒銷毀。這些洋奶粉罐體底部清晰地印著 “2015年9月20日、21日、22日”的保質日期,但細看會發現,旁邊還印有一個模糊的2014年的日期。
北京國檢局表示,澳妙可的罐底保質期有篡改痕跡,不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中4.1.7.1要求的“日期標示不得加貼、補印、篡改”的規定。所以,北京國檢局在國家質檢總局的安排和部署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程序,對此事進行了深入調查,并依法做出銷毀處理的決定。
北京國檢局副局長楊杰說,問題奶粉均未流入市場。事情發生后,該局立即向國家質檢總局就該境外出口商出口的奶粉上報風險預警。國家質檢總局已對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出警示通報,要求進一步加強進口乳粉等食品檢驗把關,對不合格食品一律退運或銷毀;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澳大利亞官方,要求其對此做徹底調查。據了解,此次銷毀的,是其中的3萬多罐,余下的1萬多罐將隨后處理。
在央視3·15晚會中,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新聞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陳熙同表示,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現澳妙可嬰幼兒配方奶粉篡改產品保質期。
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發現問題的奶粉有兩批:一批為國檢人員在順義天竺保稅區的庫房內巡查時發現;另外一批由經銷商發現舉報,共52312罐。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隨后對兩批奶粉 “攔截”,發現有997罐奶粉的罐底產品保質期有明顯擦拭后重新噴印的痕跡,還有19256罐奶粉的中文標簽與罐底產品保質期明顯不符,如有中文標簽標注的保質期為2014年5月,而罐底噴印保質期為2015年10月。
不得境內加貼中文標簽
從去年開始,包括澳妙可在內的多個進口奶粉品牌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政府方面開始加大監管力度。同時,被稱為“史上最嚴”進口奶粉新規的實施,將對不合格進口奶粉進行有效打擊。
為嚴禁乳企生產奶粉加貼“洋品牌”現象,從4月1日起,我國開始執行“史上最嚴”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新規——《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
《公告》增加了4項規定,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其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不足3個月的,不予進口;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已罐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
宋亮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規的實施會讓進口奶粉市場更加規范。“包裝上印上中文,說明這款產品就是只供中國的,所以它可能更符合中國嬰幼兒的需求。”
宋亮認為,新規實施后進口奶粉的品牌數量將大大減少,一些海外小型、不合規的生產企業將被淘汰出局,消費者辨認進口奶粉將容易許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