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3-10 08:51:45
短期暫不鋪開
針對“自貿區熱”這一現象,上述國務院高層人士在下團時感嘆道:“很多代表團都會主動提出設立自貿區。大家都認為自貿區是新的政策洼地,如果拿下自貿區,就會在新一輪的開放中占得先機,反之就會落后。其實,設立上海自貿區,就是為了推廣到其他地方。”
盡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開展若干新的試點”,各地也踴躍申報,但根據上證報記者在兩會期間的采訪,在上海形成第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并不會批設新的自貿區(以在區內暫停施行相關法律的形式)。
本月底,上海自貿區即將迎來掛牌6個月。根據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的說法,自貿區掛牌半年之際,將進行一次評估和總結。上海會力爭在自貿區掛牌一周年之際,形成第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在上海自貿區的各項改革中,尤其是金融改革事項不會在短期內復制推廣到其他地區。韓正在回答上證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自貿區各項金融細則的出臺,還不到一個月,剛開始施行。”
韓正對自貿區運行近半年的評價是“總體順利平穩,甚至稍好于預期”,但上海市相關負責人和上述國務院高層人士都提到了上海自貿區在運行過程中的兩個挑戰:負面清單過長,以及事中事后監管和安全審查能否跟上“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新模式。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7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傳統上,我們習慣前置性監管,對審批之后如何加強監管,是一個考驗,也是制度創新的探索。下一步,商務部將在評估和總結上海自貿區的基礎上,特別是在繼續完善和縮減試驗區的負面清單、健全試驗區事中事后的綜合監管體系方面進行認真的評估和總結,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上述國務院高層人士明確指出:“干這件事,壓力不在中央,而是承擔試點任務的地方。這并不是爭取優惠政策,而是體制機制的改革。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后,負面清單之外的行業、外資都能暢通無阻地進入了,會不會過剩呢?會不會把內資都打垮呢?審批也會大大減少,重點要放在事中事后監管上。金融也要采取國際通行的審慎原則。所以說,這事兒干起來是不容易的,如果管理體制不能及時跟上,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說,如果真想干,就抓緊研究怎么進行改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