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王志樂:開放型經濟體制要適應經濟全球化

2013-11-19 01:13:1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近日,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王志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說,《決定》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這是新歷史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新目標。

他說,35年的實踐表明,如果沒有開放,中國不了解什么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也不清楚怎樣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市場經濟體制。

他認為,改革進入深水區,更需要良好的國際環境,找到深化改革的借鑒,吸納大量的全球生產要素以及引進新的促進改革的外部動力。

確定以開放促改革新目標

《決定》第七部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論述了對外開放問題,對今后開放目標以及路徑作出規劃。

通過對外開放,中國吸納了國內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并且成功地把這些要素與國內資源整合,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我們也引進了來自全球的競爭和壓力,并且成功地把外部壓力變成了改革的動力,從而促使我國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王志樂說,僅以2001年入世為例,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中國一共修改了2300個中央層面的法規和19000個地方層面的法規,“沒有入世的壓力,沒有把這種壓力變成動力,很難想象能夠進行如此廣泛如此深刻的改革。”

《決定》明確指出,開放型經濟體制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從而“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機制新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決定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這是新歷史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新目標。”王志樂說。

三舉措全方位擴大開放

王志樂說,《決定》中列明了三項舉措來擴大開放。提出“放寬投資準入”,包括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進一步放開一般制造業。

《決定》允許企業及個人擴大對外投資,包括允許發揮自身優勢到境外開展投資合作,允許自擔風險到各國各地區自由承攬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允許創新方式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并購投資、證券投資、聯合投資等。

對外開放的一個新重點是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名為‘貿易’,實則主要涉及投資的開放。”王志樂說,“可以想見,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將為改善中國投資環境和擴大內外資準入提供經驗。”除了自貿區之外,我國還將通過內陸沿邊開放,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在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的實行全方位開放的基礎上,是又一大進步,以彌補與沿海開放發達地區相比存在的差距。

王志樂說,《決定》提出的“加快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商簽投資協定”,其中包括擬議中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今年7月,中美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結束。經過九輪技術性討論,中國同意與美國進行投資協定的實質性談判。該投資協定將對包括準入環節的投資的各個階段提供國民待遇,并以“負面清單”模式為談判基礎。“顯然,給予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和采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今后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舉措。”王志樂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周洲發自北京 近日,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王志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說,《決定》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這是新歷史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新目標。 他說,35年的實踐表明,如果沒有開放,中國不了解什么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也不清楚怎樣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市場經濟體制。 他認為,改革進入深水區,更需要良好的國際環境,找到深化改革的借鑒,吸納大量的全球生產要素以及引進新的促進改革的外部動力。 確定以開放促改革新目標 《決定》第七部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論述了對外開放問題,對今后開放目標以及路徑作出規劃。 通過對外開放,中國吸納了國內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并且成功地把這些要素與國內資源整合,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我們也引進了來自全球的競爭和壓力,并且成功地把外部壓力變成了改革的動力,從而促使我國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王志樂說,僅以2001年入世為例,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中國一共修改了2300個中央層面的法規和19000個地方層面的法規,“沒有入世的壓力,沒有把這種壓力變成動力,很難想象能夠進行如此廣泛如此深刻的改革。” 《決定》明確指出,開放型經濟體制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從而“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機制新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決定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這是新歷史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新目標。”王志樂說。 三舉措全方位擴大開放 王志樂說,《決定》中列明了三項舉措來擴大開放。提出“放寬投資準入”,包括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進一步放開一般制造業。 《決定》允許企業及個人擴大對外投資,包括允許發揮自身優勢到境外開展投資合作,允許自擔風險到各國各地區自由承攬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允許創新方式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并購投資、證券投資、聯合投資等。 對外開放的一個新重點是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名為‘貿易’,實則主要涉及投資的開放。”王志樂說,“可以想見,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將為改善中國投資環境和擴大內外資準入提供經驗。”除了自貿區之外,我國還將通過內陸沿邊開放,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在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的實行全方位開放的基礎上,是又一大進步,以彌補與沿海開放發達地區相比存在的差距。 王志樂說,《決定》提出的“加快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商簽投資協定”,其中包括擬議中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今年7月,中美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結束。經過九輪技術性討論,中國同意與美國進行投資協定的實質性談判。該投資協定將對包括準入環節的投資的各個階段提供國民待遇,并以“負面清單”模式為談判基礎。“顯然,給予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和采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今后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舉措。”王志樂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