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首批試點民營銀行有望明年初“落地”

中國證券報 2013-11-05 08:39:24

記者近日獲悉,相關各方已就民營銀行試點的有關事宜達成一致,可能包括:將給予民營銀行有限業務牌照……

服務小微企業受“青睞”

業內人士介紹,關于民營銀行設立細則最終方案仍在研究和討論中。

權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在開展首批試點時,有關部門可能將給予民營銀行有限業務牌照。這意味著,民營銀行開展業務的區域可能會受到限制,即只能在一定區域內開展相關業務,不可在全國范圍內開設分支網點等。有關部門對民營銀行的資金規模、每筆貸款額度等可能會有所要求。在存款準備金率和不同類別貸款計提比例方面,民營銀行可能也會與普通銀行有所區別。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預計,民營銀行在試點初期數量不會太多,那些業務定位于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金融服務較為薄弱領域的民營銀行,將最受監管部門“青睞”。

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認為,民營銀行的希望之光在于能否帶來新的商業模式,業務模式缺乏創新的民營銀行將很難有效“突圍”。他認為,未來商業模式差異化的可能性來自于三個方面。第一,銀行既有模式內的差異化。海外銀行業還有很多成熟的業務模式尚待中資銀行學習和模仿,例如消費信貸、交易型銀行等。第二,依托于實業資源的跨界競爭。核心企業在整合產業鏈金融資源、提供產業鏈金融服務等方面具備資源稟賦和協同效應。第三,互聯網金融2.0的探索。大量互聯網平臺企業在提供金融服務方面具備協同效應,因此不論在支付還是小微貸款、消費信貸方面都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配套制度亟待出臺

業內人士表示,民營銀行之所以“千呼萬喚難出來”,還源于包括存款保險制度、金融機構破產退出條例在內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尚未出臺。郭田勇認為:“只有存款保險等配套制度出臺后,民營銀行推進才會進入加速期。監管層希望通過試點方式推進民營銀行發展,為進一步開放銀行業門檻提供政策依據。”

此前,不少銀行業內人士認為,在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大背景下,民營銀行生存有問題。民營資本與生俱來的逐利性、民營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帶來的經營不確定性等,使民營銀行“一出生”就具有更高風險。

多數專家表示,長期以來,我國以政府信用為銀行和存款者提供擔保,即實行“隱性”存款保險制度。隨著金融業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亟需盡快建立“顯性”存款保險制度。一方面,存款保險機構對參保銀行負有支付責任,它們有動機監督銀行經營行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存款實行限額保險,儲戶“用腳投票”的市場行為可增強銀行經營審慎性,能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存款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存款保險制度等相關配套機制在加速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馬德倫近日透露,存款保險制度的設計已基本完成,即將推出。當前的核心問題是設定存款保險額度。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存款保險制度、同業大額可轉讓存單將很快推出,金融機構破產退出條例會同步跟進。”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