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1-04 16:34:54
山東二胎人口負增長,長島縣因二胎政策的放寬,一度出現人口反彈,可是未過多久就進入負增長,且持續至今。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盡管生育政策的口子一點點在放大,可是該縣人口的增長還是沒有達到政策設計之初的預期。
歷史:海島會議放開二胎政策
位于渤海海峽,黃、渤海交匯處的山東省長島縣,由32個島嶼組成,島陸面積56平方公里,是山東唯一的海島縣,也是全國14個海島縣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當地調查獲悉,轄1鎮1街6鄉40個行政村的海島區域內,總人口不足5萬,分別散居在9座互不連接的孤島上。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一個孤島就是一個鄉又是一個村的特殊行政機構,最小的島村人口不足300人。
“(放開生二胎)最早要追溯到1985年的海島會議。”長島縣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局副局長應紅艷對記者表示,長島的計劃生育政策不是社會普遍認為的試點,而是正式放開。即1985年11月,根據中共山東省委海島工作會議精神,確定長島縣漁民(農村戶口)實行一對夫妻生兩個孩子的政策,兩孩間隔五至六年。
事實上,當年海島會議對于生二胎的放開,不是臨時決定的事情,從1991年開始在長島縣從事鄉鎮計劃生育工作至今的應紅艷向記者透露,二胎政策的放開,有歷史演變過程,是“一點點放開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地獲悉,1980年,山東省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研究確定,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特殊情況可以照顧生二胎的條件是,經醫生證明獨生子女系嚴重病殘者,再婚夫婦只有一個孩子另一方為初婚者,夫婦均為少數民族者。
1982年,為照顧某些確有實際困難的群眾,山東省分別作出照顧生育二胎的城市“三條”、農村“七條”規定。1984年5月,山東省下發《關于二胎生育的暫行規定》,把照顧生二胎的“七條”規定拓展為“十六條”。
1985年11月的“海島會議”后,為照顧農村獨女戶實行有間隔地生育第二胎政策,整個山東省的二胎政策惠及范圍已經擴大至9個縣、110個鄉鎮。
經過總結試點經驗,1986年山東省出臺 《關于農村獨女戶實行有間隔地生育第二胎的決定》,規定獨女母親生育第二胎的年齡必須年滿30周歲。
截至2013年,“我們這連生育間隔都取消了,就是前幾個月剛發生的事情”,長島縣后溝村的一名婦女主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包括育齡婦女必須年滿30周歲的規定,也不再是硬性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