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01:18:46
文:張昊
在山西這座火力發電非常發達的省份,一家寂寂無名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天能科技,卻創造了多項奇跡。
在同行業的巨虧潮中,它實現凈利潤增長100%以上,并闖關IPO,這是一個奇跡!
2011年12月才開始招標的政府項目,它卻能提前3個月未卜先知“自己必定中標”,這又是個奇跡!
截至2012年2月,多項大型施工項目仍未完工和驗收,它卻在2011年9月提前確認巨額銷售收入,并以此為盈利依據,擬公開上市募集資金,這還是個奇跡!
在人稱“煤海”、火電成本低廉的山西,它卻能把多個價值數千萬的太陽能照明系統,賣給地方政府部門,這更是個奇跡……
2012年光伏企業,倒閉、退市、業績大幅倒退,天能科技卻以黑馬的姿態、業績大幅增長的成績申請上市,而支撐業績在于突然冒出的政府大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輾轉在晉中各地,沿街數著他們業務最直接的體現——電線桿的多與少,還原了真實的天能科技。
《天能科技:預披露新政第一股 陽光下的造假黑幕》的報道推出后,在業內引起重大反響。2012年4月27日,因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證監會發文終止天能科技IPO審核。
回顧:三地調查還原真實的天能科技
為揭開上述“奇跡”的真相,2012年2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奔赴山西,對支撐天能科技業績暴增的太原、朔州、應縣三地光伏系統應用項目展開為期兩周的實地調查,卻得到令人觸目驚心的結果:多個項目虛增收入、提前知曉工程中標結果、“成功案例”其實是沒有價值的擺設工程等。
其中,2011年1~9月第一大收入項目——應縣道路亮化工程、第四大收入項目——朔州金沙植物園照明工程、第五大光伏應用項目——朔州和諧小區亮化工程,均存在招標工作尚未完成時,天能科技就未卜先知提前中標。且整個工程還未完工,更談不上驗收,天能科技就已經于招標前提前確認巨額銷售收入,并以此為盈利依據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擬公開上市募集資金。
此外,被公司包裝為光伏應用的多個成功案例,在記者調查中也是漏洞百出,使用效果堪憂。
影響:被證監會立案處罰
被終止IPO后,2012年9月21日,證監會對天能科技和此次財務審計機構大信所涉嫌違法違規立案稽查。
此后,證監會查明了天能科技財務造假事實:天能科技在招股說明書預披露稿中稱2011年1月~9月營業收入為57285萬元,利潤總額為7173.6萬元。經查,天能科技通過偽造作為入賬憑據的工程結算書和虛構銷售回款等,在應縣道路亮化工程、金沙植物園太陽能照明工程、和諧小區太陽能照明工程三個項目的財務賬冊中有虛假記載,虛增財務報告收入8564萬元,虛增利潤合計3815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53.18%。銷售回款近1.2億元均來源于董事長秦海濱控制的四家公司,轉款事宜具體由董事長助理劉俊奕策劃、董事會秘書曾堅強參與組織實施。
今年5月31日,證監會對涉案各方擬決定作出以下行政處罰:沒收大信所從事該業務的收入60萬元,并處以120萬元罰款;給予簽字會計師胡小黑警告,并處以10萬元罰款,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給予簽字會計師吳國民警告,并處以5萬元罰款,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而此前,因在天能科技造假事件中未盡責,曾出現在候選人名單中的問題注冊會計師胡小黑落選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發審委員。
另外,證監會擬對保薦機構民生證券給予警告,沒收該業務收入100萬元,并處以200萬元罰款;對民生證券責令整改并公開譴責,限其6個月內對其內控盡職調查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對保代鄧德兵、劉小群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5萬元罰款,同時分別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同時,證監會擬對天能科技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天能科技董事長秦海濱、董秘曾堅強、實際履行公司財務總監工作的劉俊奕、財務總監陳守法給予警告,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并對秦海濱、曾堅強、劉俊奕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其他相關人員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調查心得
“數”一個來回步行十公里
“累”是記者此次天能科技財務造假調查的最大感受。在2月初的山西,寒風刺骨,甚至有時候會感覺到步行的艱難,但正是這樣的惡劣環境,使人更有一股迎難而上的韌勁。
天能科技主要是從事太陽能光伏行業,下游能夠直觀看見的光伏應用項目——太陽能路燈,使得調查更容易入手。為了確認這些路燈安裝數量與招標數量是否一致,“數”路燈成為記者展開調查較為有效的方法。
因為要“數”,這也意味著只能靠步行。在應縣南四環路,馬路兩邊每隔數米就是一根燈柱,為了怕引起混淆,不得已先數完一邊的燈柱,然后再數另一邊燈柱,而整個南四環單邊距離5公里左右,數上一個來回,記者步行的距離就達到10公里。而記者當天一早9點出門,將縣城境內燈柱全部“數”完時,已經是晚上7點了。
作者為證券新聞部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