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01-10 08:40:18
證監會8日召開關于IPO在審企業2012年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進行部署和動員。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財務專項檢查工作不僅有利于擠出IPO排隊企業財務報告的“水分”,令企圖粉飾業績、蒙混上市的企業知難而退,從而有利于疏導IPO堰塞湖,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提振二級市場投資者信心。
疏導“堰塞湖”
證監會最新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IPO)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4日,新增32家企業排隊等待審核。至此,IPO排隊企業達882家。
證監會此次工作會議要求,各保薦機構、會計師應在2013年3月31日之前將自查工作報告報送證監會,無法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自查報告的,應向證監會提出中止審查的申請。對逾期未提交且未及時提出中止申請的,將按相關規定對有關申請給予終止審查。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此次監管部門啟動“史上最嚴厲”的在審企業財務報告審查,其背景是懸在A股市場上的IPO“堰塞湖”。證監會此舉將擠出在審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水分”,令不少企業主動撤回申報材料,一部分企業可能因為財務報告問題而被終止審查,這些都有利于疏導IPO“堰塞湖”。
IPO排隊企業中相當一部分申請在創業板上市。根據已公布信息,此類企業目前達341家,占排隊企業總數的38%。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創業板企業業績風險相對較大,因此,證監會此次工作會議特別提出,在對創業板公司自查時,如果創業板首發公司2012年度經營業績出現下滑,導致不符合發行條件的,發行人和保薦機構應盡快撤回發行上市申請。
監管部門近期再度對上市后業績出現大幅下滑且未在招股過程中如實披露的公司所涉及保薦人及保薦人代表進行處罰,這兩家公司均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對此,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這些處罰表明監管層越來越關注上市前后業績出現劇烈變化的情況,將震懾進行虛假披露的排隊企業。
提振市場信心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證監會此次啟動IPO“打假”不僅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也有利于提振二級市場投資者信心。“這使大家看到監管部門的決心,是非常重大的利好。打假很有必要,保證上市公司質量關系證券市場生存的基礎。”
本次專項檢查將采取券商自查、證監會復核以及現場抽查的形式,圍繞IPO再審企業的財務真實性,重點檢查虛構交易,現金收付等,力求擠出排隊財務企業報告“水分”,充分披露在審企業的風險。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通過此次嚴厲的檢查,部分財報存在“水分”的企業將被排除出在審隊伍,這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同時提振市場信心。“近段時間以來,二級市場逐漸向好,基本形成震蕩向上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啟動IPO"打假"的消息對市場應該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對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該人士表示,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是證券市場投資的基礎,本次專項檢查工作強調的正是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企業業績可以有好壞,但信息披露一定要真實,要給投資者一個真正的企業原貌,這種誠信是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