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保監測項目正加強建設 行業率先回暖

每經網 2012-11-20 09:20:42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昨天(11月19日),中國首顆民用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環境一號”C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它將與之前在軌運行的“環境一號”A/B衛星,組成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我國對于生態環境監測要求的不斷嚴格、規范,環保裝備行業正在成為中外廠商激烈競爭重要領域。

與裝備制造業的整體低迷相比,環保裝備顯示出較高的景氣度。11月,工信部通報的《2012年1-9月環保裝備制造業運行情況》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包括環境監測儀器在內的環保裝備業實現工業產值1368億元,同比增長19%。新增固定資產投資252億元,同比增長153%。

環保監測項目正在加強建設

國家地理聯合會健康與環境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王五一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環保監測狀況基本可以,監測的覆蓋面在擴大,項目會增多,尤其最近空氣質量的監測項目在快速擴大。”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的快速富裕,人們對所生活空間的生態環境要求更加強烈,促使政府在環保監測方面投入更多的關注。

今年3月,環保部發布《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的意見》,指出,“十二五”期間,整合國家大氣背景監測網、農村監測網、酸沉降監測網、沙塵天氣對大氣環境影響監測網、溫室氣體試驗監測等信息資源,增加監測指標,建立健全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和點位管理制度,完善空氣質量評價技術方法與信息發布機制。到2015年,建成布局合理、覆蓋全面、功能齊全、指標完整、運行高效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10月,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發布第二期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AQTI)評價結果,該報告稱,截至2012年8月31日,已公布PM2.5的有55個城市192個點位。其中北京在10月6日將發布點位增加到35個,是當前全國發布站點最多的城市。

同時,國家建立起了全國主要水系131個重點斷面水質的自動監測站,并且包括環保部、衛生部、中國疾控中心等多部門在全國重點區域均建有生態環保的監測站點。

王五一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國家現在正在投入監測設備,各地都在爭相購買PM2.5的監測設備,北京、上海、深圳及一些省會城市都在加強建設。”

環保裝備行業率先回暖

環保領域越來越受到政府重視,成為了刺激我國環保裝備行業快速發展的動力。國內某證券環保行業資深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環保裝備行業來說,‘十二五’肯定會有一個成長空間。”

早在今年6月,環保部發布《201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國大多數地區已全面開展涵蓋空氣、水、固廢和噪聲等四大領域的污染指標檢測工作。分析指出,隨著四大領域環境監測點的全面擴容,將拉動環境監測儀器的市場需求。根據預測,預計未來5年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增長速度至少在30%以上,預計到2015年中國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11月16日,全球最大的科學儀器公司賽默飛世爾宣布,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蘇州新廠正式啟用,這是公司在中國的第五座工廠。據賽默飛世爾總裁馬克·卡斯珀透露,近年來賽默飛世爾中國區的業務一直保持著25%以上的增速,目前銷售收入已達到7億美元。未來五年,計劃將收入再翻一番。

環保裝備行業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正在逐步回暖。工信部在上述通報中指出,根據對1049個規模以上環保裝備制造企業的統計,1-9月,環保裝備制造業工業銷售產值1335.57億元,同比增長18.9%,高出機械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據了解,目前,我國環保裝備的生產企業在PM2.5檢測等相關設備市場中仍處于弱勢地位,但是,由于未來環保設備的細分市場較多,國內企業依舊存在較好的競爭空間。

上述分析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環保裝備行業的增長,在環保的各個領域都能夠涉及到。”

責編 何建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