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8 01:19:27
每經編輯|楊蘇 每經記者 李智
楊蘇 每經記者 李智
推薦買入所有保險股,成為眾多保險行業研究員的共識。
催化劑正是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政策的胎動。招商證券認為,這是最近幾年保險行業持續嚴格控監管時期迎來的最大政策紅利,也是金融改革重要一環。業內人士則表示,一旦政策實施,四只保險股估值面臨整體提升,同時將為股市帶來新增資金。不過,本周四只保險股未能延續此前暴漲行情,股價與上周五持平。
最大政策紅利胎動
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政策已孕育4年。近一周來,許多大型券商紛紛預計上海將在2012年試點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某保險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試點政策尚未確定,上海應是首選。
該政策指投保人可以在稅前列支保費,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稅款。因為其間個稅起征點上調、征稅幅度調整以及退休后收入降低等原因,再繳稅金額將遠低于現在,甚至可能因達不到個稅起征點而免稅。
早在2008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第16條就提出“研究對養老保險投保人給予延遲納稅等稅收優惠”。此后多個相關政府部門均對方案進度做出表態。
對于保險公司,有無稅收優惠的差異何在?
高盛高華證券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私營養老保險市場(包括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保險)以及壽險產品沒有任何稅收優惠,因此與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儲蓄和投資產品形成直接競爭。”
而一旦稅收優惠政策實施,將進一步吸引就業人口將養老金產品作為自己的長期資產配置工具,從而幫助壽險企業與銀行理財產品展開競爭。
“稅延型養老險試點開閘時點已經臨近,近期或有重大突破。”招商證券也表示,稅滬、津、京、深分批上馬,試點規模可望超預期,這是近年來保險業最大的政策紅利,也是金融改革重要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高保費收入,該項政策也將為股市帶來新增資金。國泰君安表示,稅延型養老保險政策可能的方案為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同時享有稅收優惠的政策。而一旦成功實施并不斷推進,預計每年可帶來新增保費961億~13969億元,為股市帶來新增資金320億~4656億元。
四保險股估值提升
一位券商保險行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該政策短期作用相對謹慎,中長期將進一步釋放利好。值得注意的是,四只保險股本周均未能繼續此前暴漲行情。不過,該政策已成為壽險股估值上調的推動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四只保險股優勢不同,因而受益政策的進程有異。高盛高華證券認為,由于是由企業而非其員工來選擇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服務商,因此保險公司現有的企業關系和投資能力很可能成為兩大關鍵的選擇標準。
據此,在上海試點的初期階段,中國太保(601601,收盤價21.72元)或將成為上海試點初期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主要是其持股51%的長江養老保險,作為上海市國企與本地大型企業有密切關系,擁有大部分企業年金市場。
招商證券測算認為,以上海1279萬就業人口中20%比例購買計算,將創造130億保費收入,相當于上海壽險市場規模增加20%。考慮到上海占據全國6%的比例,那么一旦推廣全國將增加2200億元的總保費收入。
對于新華保險,國泰君安認為雖然受益并不直接,但是整個壽險發展起來,對于只做壽險的新華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40.71元)的養老公司規模更大,試點鋪開后受益面大。
高盛高華證券指出,試點推廣至全國后,2014年所有大型壽險企業都將從中受益。同時預計在這種假設下,壽險股目標價格將較當前股價平均高出6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