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2-27 08:47:52
上汽集團業績增四成19家機構給予買入評級
作為整體上市的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上汽集團(600104)始終受到券商機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看好。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上周五,有19家機構對公司股票做出“買入”評級,是A股交運設備板塊中“買入”評級最多的個股。
行業背景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國泰君安證券最新研報顯示,2月22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預測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部分新材料的需求時,規劃透露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萬輛,需要能量型動力電池模塊150億瓦時/年。由于普遍預計《節能與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在即,工信部在最新的產業規劃中再次提到累計產銷50萬輛的目標,似乎透露出一種可能,即可能于近期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也將把2015年的產銷目標鎖定在50萬輛。
工信部此次“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銷目標沒有實質性意義。“十二五”乃至以后我國的這項產業如何發展,必須要等正式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才能確定。目前普遍猜測新規劃將淡化量,重新提升混合動力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車目前處于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短期的市場在于政策的扶持,因此需要緊跟政策確定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最先啟動的市場是城市公交新能源客車市場,這類公司有曙光股份(600303)等。
公司大股東確定了“以混合動力為主,以燃料電池為前瞻方向,同時推動代用燃料和純電動產品的研發”的技術路線,投資20億成立動力系統公司上海捷能汽車技術公司,與A123Systems成立上海捷新動力(310328,基金吧)電池系統公司研發和制造汽車用蓄電池系統和模塊。2011年8月16日中證報訊 ,上海汽車計劃于2012年鋰動力電池正式建成投產,初步形成年產6000套規模。2011年9月21日據媒體報道,上海汽車與美國通用汽車宣布,雙方將聯合開發新一代電動車平臺,這是中國汽車企業首次與國際大型車廠聯合開發新能源車平臺。未來幾年,上汽、通用以及雙方的合資企業將基于聯合開發的新一代電動車平臺推出各自的新型電動車產品。上汽和通用的技術團隊將以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為全球研發基地,共同開展新一代電動車平臺的研發工作。
基本面
年度業績預增四成
最新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1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40%以上;上年同期凈利潤為137.28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611元。業績增長主要原因是2011年度公司整車銷量超過400萬輛,同比增長12%;公司于2011年底完成了向控股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交易,致使公司合并報表的范圍擴大。同時,公司通過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發證時間為2011年10月20日,有效期三年,三年內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以上稅收優惠政策不影響公司對2011年度經營業績的預計。
2011年12月,公司以16.33元/股向上汽集團及工業有限合計增發17.83億股購買資產完成,包括16家境內非上市標的公司股權、華域汽車(600741)3.68億股股份等。所購資產為從事獨立零部件業務、服務貿易業務、新能源汽車業務相關公司股權及其他資產,評估值為291.18億元。根據盈利預測報告,公司2011年備考營業總收入將達4327.78億元,備考凈利潤將達171.28億元。本次交易后,上汽集團及工業有限將合計持有公司77.33%的股份,上汽集團仍為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市國資委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月7日公告稱,公司2012年1月份汽車產量合計34.26萬輛,同比下降3.91%;1月份汽車銷量合計38.03萬輛,同比下降8.48%。2012年1月10日公告,公司2011年12月汽車產量合計362861輛,本年累計產量396.89萬輛,累計同比增長9.71%;12月汽車銷量合計327091輛,本年累計銷量400.89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2.01%。
機構預期
目標價為19元
中投證券認為,上汽集團的春節銷售旺,鎖定一季報。預計公司2011-2013年實現收入3800億元、4403億元和509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172億元、198億元和241億元,每股每股收益為1.87元、2.15元和2.61元。給予公司2012年9倍估值,目標價19元,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齊魯證券認為,上汽的產銷體量已經足夠大,這使得其在產品銷量上繼續領先行業的增長將會更加困難。但是在產品結構、技術等方面,上汽還有較大的潛力。而上汽毋庸置疑是汽車行業管理水平最好的企業之一,這使得仍然看好公司的發展。預計原上汽股份2011年、2012年營收增長21%、10.5%,對應每股收益1.76元、2.2元(未攤薄),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西南證券(600369)表示,上汽集團擁有較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和完整的產品品系,其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產品均具有較強競爭力。上汽集團4季度產銷保持較高增長態勢。公司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為1.61元,預測2011、2012和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別是1.88元、2.27元和2.62元,對應估值分別為7倍、6倍和5倍,維持原“買入”評級。
中聯重科周大單凈流入逾8310萬元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上海財匯最新數據統計顯示,中聯重科(000157)的市盈率為10.12倍,上周大單資金凈流入高達8310.45萬元,該股上周漲幅為7.35%,成為在市盈率低于20倍且吸金最多的個股。
公司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制造領軍企業,全國首批創新型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
從公司基本面來看,公司2011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每股收益0.7755元;每股凈資產4.3355元;每股公積金1.9042元;每股未分配利潤1.2758元;每股經營現金流0.1415元;主營收入同比增長38.93%;凈利潤同比增長90.69%;凈資產受益率19.07%。最新公告披露,公司2011年凈利潤同比預增55%-75%(723166萬元–816478萬元),上年同期466558.97萬元。說明:報告期內公司不斷推出適銷產品,盈利能力不斷提升,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
從機構進出來看,去年三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股東人數增加,籌碼集中度上升主要為期內實施了10轉3派2.6元方案。前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有296152.25萬股。
A股中聯重科已形成中聯科技園、麓谷工業園、泉塘工業園等產業園區,總面積近300萬平方米。中聯重科2011年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排名第8位;在中國機械工業100強排名第六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中聯重科以產品系列分類,形成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環保機械、建筑起重機械、路面施工養護機械、基礎施工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液壓元器件、工程機械薄板覆蓋件、消防設備、專用車橋等多個專業分、子公司。
公司已入選國家工信部、財政部聯合認定的“2011年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是全國首批、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成功買斷并整合當今全球塔機的最先進水平的德國JOST平頭塔系列產品的全套技術,從而獲得了進入歐美等國際高端市場的準入證;設計開發出的超高壓混凝土輸送泵,成功將C120高標號混凝土泵送至417米,再創高標號混凝土泵送世界新高度;推出全新的融合中聯和CIFA技術的新一代混凝土泵車和攪拌車,實現與世界領先技術的完美結合。
安信證券維持公司“買入-A”評級。下調此前2012、2013年的預測,預計公司2011-2013年凈利潤分別為77.3億元、86.1億元、107.9億元,實現每股收益分別為1.00、1.12和1.40元,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9倍、8倍、7倍,目前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中樞下方,估值相對較低。公司擁有較為完善的產品鏈及銷售服務網絡體系,技術及管理水平優勢明顯,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海南航空5.94倍估值優勢明顯
目前,從83只上市銀行股的估值來看,海南航空(600221)以5.94倍的市盈率成為估值最低個股。
航空龍頭企業
公司是海航集團下屬航空運輸產業集團的龍頭企業,對所轄的新華航空(占67.59%)、長安航空(占87.32%)、山西航空(占100%,2011年中期凈利2742萬元)實施行業管理。公司飛機種類繁多,適用于干線飛行、支線飛行、公務商務包機飛行、貨運飛行和通用飛行。建立了海口、北京、寧波、三亞、西安、太原、天津、烏魯木齊、廣州9個航空營運基地,航線網絡遍布全國各地,開通了國內外航線近500條。2011年1月,公司榮膺“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稱號,為中國內地首家獲此殊榮的航空公司。
從公司基本面來看,海南航空去年前三季度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2.98%,凈利潤同比增長27.86%,凈資產收益率17.18%,每股收益為0.55元,每股凈資產為3.41元,每股公積金為1.3941元,每股未分配利潤為0.9203元,每股經營現金流為0.90元。
公司縮股定向增發,2月16日公告稱,股東大會同意公司定增方案調整為不低于4.19元/股(原不低于6.42元/股)定增不超過19.1億股,募資不超過80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以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公司財務數據測算,本次募資(假設為80億元)還貸后,公司合并資產負債率將從81.3%降至66.48%;若以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56%測算,本次募資還貸后,每年可節約利息費用約5.25億元)
內部整合步伐加快
海航集團擬整合旗下航空資產、實現整體上市之路已走了7年。此前,擬最終H股上市的大新華航空與海南航空之間的競爭“難分難解”。但今年以來,海航集團航空資產的整合步伐卻突然加快。
去年12月1日,海航集團旗下另一上市公司渤海租賃(000415)也公告,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天津渤海收購集團全資子公司海航香港100%的股權。公司稱,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發揮了公司作為海航集團旗下租賃產業上市平臺的資源整合優勢,將進一步拓展其業務范圍。
與此同時,去年12月12日公司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擬對香港航空增資8.42億人民幣,持股19.02%;出資2.82億元,受讓大新華航空所持的12.68%的股權,從而實現全資擁有長安航空;出資7.056億元人民幣受讓海航集團所持財務公司2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旗下新華航空將持有海航財務公司23.7%的股權。
興業證券(601377)認為,今年以來海航集團大力推進了航空主業整合的速度,去年8月13日公告擬以10.8億元受讓大新華航空有限公司持有新華航空32.41%的股權,交易完成后,新華航空將成為海航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去年10月28日公告擬以1.30億元受讓大新華航空持有云南祥鵬航空6.18%的股權,以7.12億元受讓云南祥鵬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祥鵬航空33.82%的股權,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持有祥鵬航空40%的股權。
該機構還表示,如果上述董事會決議能夠全部順利通過股東大會,則海航集團的航空業務除了以公務機業務為主的首都航空、以貨運為主的揚子江快運和香港快運之外,其他航空業務資產將大部分注入海航股份,從而使得航海股份逐漸走出大新華航空的“陰影”,成為海航集團航空業務的整合平臺。
安信證券表示,海南航空的修訂非公開增發預案,若年底前發行成功,預計2011年至2013年每股收益(攤薄)分別為0.74元、0.43元、0.44元,維持“增持-A”的投資評級。
長城汽車創上市以來新高
長城汽車2011年9月28日上市,上市以來在12月6日創下上市以來的新低10.53元,其后筑成W底后,呈震蕩上升態勢,截至2月24日,長城汽車的股價站穩60日均線,最新收盤為14元,上周成交量為3318.41萬股,上周累計成交額為45589.46萬元,最新市盈率為11.18倍。市場人士認為,未來六個月,給予公司10-12倍市盈率是合理的,公司合理價值區間為14-16元。公司前期股價表現已經體現了11年轎車業務上強勁的銷量增長,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從公司基本面來看,公司2011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每股收益0.93元;每股凈資產5.21元;每股公積金1.4672元;每股未分配利潤2.3482元;每股經營現金流1.33元。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已經發展出了SUV、轎車和皮卡等三大品類產品;產業鏈縱向延伸,進一步加強了發動機、變速器、前后橋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匹配能力。
從業績快報看,公司2011年度每股收益1.23元,凈資產收益率28.14%;實現營業收入301.41億元,同比增長31.13%;實現凈利潤34.71億元,同比增長28.53%。
從機構持倉情況看,2011年三季報披露,前七大流通A股股東中,新進社保基金六零二組合150萬股;新進華夏紅利和建信優化配置(530005,基金吧)基金合計持有513萬股。人均持流通股3348股,籌碼較集中。
公司總體發展戰略是聚焦皮卡、SUV、轎車三大品類,保持皮卡和SUV銷量第一,促進轎車快速崛起,以品類優勢提升品牌價值,將公司打造成為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完整產品體系的國際化大型汽車企業。
中國國航
中銀國際認為公司目前A股和H股股價分別相當于8.3倍和5.7倍2011年市盈率,及1.6倍和1.1倍2011年市凈率。公司去年1-9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78.6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0.3%,主要是油價大幅上漲及公司投資收益由于國泰航空業績下降而大幅減少所致。
進入11月以來,全行業旅客周轉量在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消失后,增速再次反彈到17.2%,顯示航空客運景氣度依然高企。但公司股價自去年初以來大幅下跌,公司母公司實施增持計劃,顯示母公司對公司業務持相對樂觀態度。維持對公司A股和H股“買入”的評級。
徐工機械
中投證券預測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70、2.05和2.55元。目前股價對應2012年6.57倍市盈率,看好公司長期發展前景,首次給予“推薦”的投資評級。
長江證券(000783)預計公司2011、201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8億、356億,每股收益分別為1.62元、1.99元,對應10月28日收盤價的PE分別為10、8倍,給予“謹慎推薦”評級。
同時,中信證券(600030)預測司2011年和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1.77元和2.04元,依目前股價,其2010/2011年動態市盈率分別9和8倍,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華域汽車
中金公司認為公司估值回歸歷史地位,后續行業增速反彈有望成為股價催化劑。在主力客戶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中高級新車持續推出及上量拉動下,公司盈利有望持續穩定增長,目前股價對應公司2011/2012年市盈率分別為7.5倍和6.5倍,估值處于行業低端,考慮到公司較強的盈利穩定性、充足現金支持下外延式擴張帶來的成長,維持對公司“推薦”評級。
民族證券認為去年前三季度的表現足以證明公司發展態勢較為穩健,預計2011-2013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別為1.16元、1.37元和1.63元,對應動態市盈率分別為8.8倍、7.46倍和6.27倍,給予“買入”評級。
中集集團
國信證券預計公司1季度主營業務凈利潤低于2.6億元,每股收益小于0.1元/股。公司1季度業績見底的預期已基本被市場所消化。新箱造價和集運價格開始提升構成股價短期上漲催化劑。維持公司2011、12、13年每股收益1.35、0.80、1.37元的盈利預測。集裝箱競爭環境優化使公司業績存在較大的超越期的可能性,公司當前股價也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上調至“謹慎推薦”評級。
國金證券(600109)認為基于能源化工裝備、道路運輸車輛業務平穩發展,海工裝備業務、集裝箱業務具有改善基礎和向上彈性,給予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目標價為17.60元,相當于2012年20倍市盈率和2.1倍市凈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