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 01:32:2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楊芮 發自北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在達沃斯年會開幕前夕發布的 《世界經濟展望》最新預測報告中表示,大多數大宗商品的價格將在2012年繼續下跌。
IMF稱,預計供應狀況改善以及全球需求放緩將導致非石油類大宗商品價格在今年下跌14%。短期來看,這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大多面臨下行風險。
針對國內較為典型的幾種商品,卓創資訊高級分析師呂斌認為,“今年鋼鐵行業發展仍難言樂觀,受外部影響較大的銅價或再度出現去年那種沖高回落的走勢。”
中華糧網高級研究員張智先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受現貨及經濟環境影響,本年度國內玉米期貨市場價格呈現溫和波動的可能性較大。張智先認為,歐債危機繼續影響全球經濟預期,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依然較大,這將限制大宗商品價格今年的漲幅。但他同時也分析稱,“為了刺激經濟,許多國家加大了政策的靈活性。預計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將會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以避免經濟下滑,這會支持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而相對于其他產品,農產品價格將會保持較強的抗跌性,特別是部分供需相對偏緊的農產品出現階段性上漲的機會較大。”
此外,IMF報告中特別強調了油價料將因供應中斷擔憂而居高不下,成為大宗商品總體下降趨勢中的例外。IMF稱,金融環境有所惡化,而增長前景過于黯淡,同時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也有所加大。
分析人士表示,“世界經濟的動蕩對石油價格也有壓力,但地緣政治沖突尤其是伊朗問題,也對原油價格提供了支撐。”IMF分析利比亞石油供應中斷以及伊朗局勢的擔憂或在2012年的一段時間內困擾市場。
呂斌預計,上半年大宗商品平均價格總體較2011年均價環比下滑5%~8%。但與此同時,中東地緣風險、歐債危機及石油美元環流等幾個不確定的因素可能推高油價。他判斷,“上半年大宗商品總體走勢是大背景下走跌,同時會出現短期強勁反彈。下半年則看全球經濟復蘇能否回到軌道,若穩步復蘇,下半年商品價格將轉向單邊上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