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 01:32:22
此類就醫憑證將使異地安置人員的就醫信息上傳至醫保系統,同時可送達報銷地,使異地結算周期大大縮短。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楊芮 發自北京
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由于各省市報銷標準范圍等的不同仍 “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北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日前對媒體的公開表示則為該市的這一工作明確了方向。
據這名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考慮為異地安置人員發放類似于社保卡的就醫憑證。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北京市人社局下屬的多家社保所,不過工作人員表示暫時還未了解到相關信息。
據悉,此類就醫憑證將使異地安置人員的就醫信息上傳至醫保系統,同時可送達報銷地,使異地結算周期大大縮短。分析人士表示,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工作的重點即解決異地居住退休人員和長期異地工作人員的就醫問題,而跨省異地就醫工作則是最終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多數外派在京工作人員仍需回原地進行醫保結算。駐京工作了一年多的地方公務員小陳說,“在北京就醫的費用一般都是將單據保留好,寄回原地,參考原地的醫保報銷標準進行報銷,時間相對較長。”
北京市人社局下屬一位社保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異地安置人員要由當地出具申請表,根據醫保關系所在地的規定選擇北京一家或幾家醫院作為其在京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然后需要醫院和北京市醫保中心的蓋章,發生的相關費用經審核后,回當地按規定進行報銷。”
而若能實現向異地安置人員發放就醫憑證,就可跟本市參保人員一樣持卡就醫。經過異地安置人員仍需回當地報銷,但相對節省了報銷周期,因為節省了對票據真實性的核查及有醫保部門提供的就診信息比對。
據悉,目前異地安置人員就醫的系統正在編制當中,也正在與異地安置人員比較集中的省市進行溝通,與當地的醫保系統進行對接。不過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這需要全國聯網才能實現,而目前尚未實現全國聯網。”
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的異地安置人員在幾萬人左右,一般分為兩類,即退休異地安置人員和在職長期駐外人員。這類人員通常需要通過特殊的異地安置手續來解決異地就醫問題。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日前召開的第四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上公布了2011年全國異地就醫跨省結算的情況。人社部發言人尹成基介紹說,2011年,全國辦理跨統籌地區轉續醫保關系44萬人次,95%以上的參保人員就醫實現了直接結算,27個省份啟動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5個省份開展跨省直接結算。
對于異地就醫的結算,《社會保險法》中明確了要建立異地就醫結算制度,而 “十二五”醫藥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的審議稿也提出,要“加快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2015年基本實現醫療費用異地即時結算”。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困難在信息系統建設和目錄編碼不統一。而醫改專家也曾指出,醫保異地結算仍需探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