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8 01:21:2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廷鴻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胡廷鴻 發自深圳
自2009年底花樣年、萊蒙國際等開發商港股成功上市后,至今國內再無房企登陸資本市場。在房地產市場遭遇政策調控壓力之下,房地產企業上市之路越發艱難。此時,深圳本土知名地產商星河集團卻吹響了資本市場的沖鋒號。
日前,深圳星河集團總裁姚惠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透露,星河集團正在調整內部業務架構和戰略布局,2012年,星河集團將沖刺百億銷售規模,計劃2015年前完成上市。為此,受益于商業地產和金融投資的穩定收益,公司啟動了在全國的逆市布局。
姚惠瓊稱,未來上市有兩種選擇,一是將星河集團旗下商業地產整合上市,二是可能將所有業務打包后整體上市,目前還沒有最后確定。
逆市抄底拿地擴張
星河集團前身為深圳星河地產,2010年組建成立集團公司。在業內,這家公司因參與深圳福田CBD舊改、成功開發大型購物中心COCOPARK而打響聲名。
與同城開發商佳兆業類似,星河集團以城市舊改發跡,卻又以開發商業綜合體著稱。眼下,當其他開發商因資金緊張而拿地放緩之時,星河集團卻在加緊發力布局全國。
11月8日,星河集團宣布以3.13億元成功獲得天津市西青區兩宗住宅用地,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這是星河集團在環渤海地區的首次布局。集團總裁姚惠瓊表示,“未來我們還準備進入武漢、重慶、成都這樣的城市,二三線城市將是我們的重點。”
此前,星河集團早已有“走出”深圳向全國擴張的計劃。今年2月,星河集團成功競得江蘇常州武進西太湖1000畝儲備用地,用于酒店與住宅開發;3月17日,星河集團獲得深圳坂田街道坂田村城市更新項目;3月28日,星河集團與廣州南沙區南橫村的合作項目也正式簽約。
目前,星河集團已在深圳、天津、廣州、惠州和常州等地多次出手拿地,觸角伸及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區域。除了大舉拿地,在商業地產方面,9月22日,星河集團投資近10億元,在深圳龍崗大運城打造的第二個城市綜合體COCOPARK開始招商。
據姚惠瓊介紹,下一步星河COCOPARK將會向江蘇常州、廣東惠州等地拓展,逐步實現其全國布局,并計劃五年內運營管理的商業項目達到90萬平方米。
金融護航不差錢?
在樓市整體低迷,房企紛紛陷入資金緊張的背景下,星河集團何來擴張底氣?
姚惠瓊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星河集團住宅、商業、金融三駕馬車并駕齊驅,未來商業地產會占集團業務構成的30%左右,金融投資業務計劃占比達到10%~15%。
金融投資一直也是星河集團的重點領域,早在2008年,星河集團便開始布局金融領域。2009年10月,經保監會審批通過,星河集團參股陽光保險集團。目前星河不僅持有陽光保險5.49%的股份,還分別以17.391%和10%的持股比例成為深圳創新投資集團、福田銀座村鎮銀行兩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至此,星河集團實現了從保險、創投到銀行整個金融領域的布局。
星河內部人士表示,金融投資已為星河帶來穩定的收益,再加上商業提供的現金流,星河是業內為數不多的“不差錢”的地產公司,這保證了逆勢擴張的資金來源。
姚惠瓊表示,集團的業務架構及戰略布局,也是希望在4年內完成上市。實際上,自從2009年底花樣年、萊蒙國際等深圳本土開發商港股上市成功之后,至今國內再無房企登陸資本市場。而2012年,星河集團將沖刺百億銷售規模。
姚惠瓊表示,未來上市有兩種選擇,一是將星河集團旗下商業地產整合上市,二是可能將所有業務打包后整體上市,目前并沒有最后確定。
眾廈地產總經理助理林曉華認為,“星河集團可能繞開政府在住宅領域的調控,通過打包商業資產在創業板上市。”
林曉華指出,星河集團的強項在于整合資源進行商業中心開發,將深圳CBD的開發經驗復制到全國。同時,星河集團參股的陽光保險和深創投也可以為其項目開發融資,而深創投本身就屬于創新企業孵化器,對其上市有優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