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12-07 10:26:46
首鋼集團和馬來西亞合作伙伴共同投資的鋼鐵廠于5日破土動工,分三期建成一座年產300至350萬噸的鋼鐵廠。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借助在馬來西亞投資建廠,首鋼集團將成功入主東盟市場。
12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首鋼集團和馬來西亞合作伙伴共同投資的鋼鐵廠于5日破土動工。
對此,中國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經理胡斌介紹稱,首鋼集團希望分三期建成一座年產300至350萬噸的鋼鐵廠,其中,第一期工程將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預計耗資7.5億林吉特(約合2.4億美元),計劃2013年年中竣工,年產70萬噸鋼鐵;第二階段預計耗資10.5億林吉特(約合3.3億美元),完成后工廠的年產量將增加至150萬噸。
據悉,這是首鋼集團首次在海外投資建廠,也是馬來西亞迄今為止最大一筆來自中國的外來直接投資。此前,鞍鋼已開始研究投資20億美元在印度建廠的可行性,這將是中國大型鋼鐵企業首次進軍印度。
目前,馬來西亞政府已表態將無限制提供生產執照給鋼鐵業,以迎合國內外市場的長形鋼及平板鋼產品需求。據悉,馬來西亞是東盟主要汽車生產國,但其汽車用鋼材,特別是薄板需求量較大,所需鋼材除靠本國的外資企業供應外,其余依賴進口。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鋼產量達到近6.30億噸,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鋼材生產國和消費國,占全球鋼材總產量幾乎一半。而據浦項研究所預測,2015年東盟鋼材需求將達到7580萬噸,比2007年增長50%以上,東盟仍是鋼鐵產品的主要進口國。
胡斌表示,首鋼集團在馬來西亞投資建廠,可以“借助馬來西亞進入東盟市場”。值得關注地是,未來,東盟地區鋼材市場競爭將更加激勵,“日本和韓國在東盟都有一定的競爭力,東盟本地也在試圖提高自給能力,而兼具成本競爭力和自貿區優勢的中國鋼企自然不甘落后。”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
田新晗還表示,首鋼集團除了使產品更好地進入東盟市場外,也跟淡水河谷在馬來西亞的分銷中心有關系。“分銷中心建成后,意味著在馬來西亞市場上的鐵礦石可供資源量增加,如果建鋼廠可以得到更加穩定的鐵礦石供應,同時起到平抑礦價的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年初,淡水河谷在華設立分銷中心遭到抵制后,出于對亞洲市場的考量,淡水河谷曾向外界表示要將其亞洲分銷中心定址于馬來西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