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09-07 08:06:38
9月6日,公開市場中1年期央票利率如期持平,未出乎市場預料。倒是7天正回購操作時隔近8個月后重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業界專家分析認為,此舉意味著正回購操作將成為短期或超短期流動性管理的重要工具,央行對于流動性的調控進入了精確制導階段,其靈活性和針對性盡顯。
昨日上午發行的30億元1年期央票參考收益率為3.5840%,連續第四周持平。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的人士稱,盡管一二級市場利率出現嚴重的倒掛,被看作是市場風向標的1年期央票利率持穩,顯示出央行維穩市場預期的意圖。中債收益率曲線顯示,二級市場1年期央票利率最新報3.98%。
央行昨日分別以2.7%和2.8%的利率進行了200億元7天正回購和490億元28天正回購操作,后者利率持平于8月16日前次發行。
據查,央行最近一次進行7天正回購操作是今年1月13日,當時利率為1.9%。
“本周短期及超短期流動性回籠工具7天和28天正回購操作的加碼使用,表明央行希望加強短期、尤其是超短期流動性的調控。”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稱。
受此影響,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1周和2周短期利率大幅回落38.92至89.17個基點,其余品種微幅上漲。回購定盤利率全線下挫38.21至89個基點。
對于下一階段的調控重點,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調控的基本取向不變,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提高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在具體工具的使用上,央行把公開市場操作提至利率和匯率之后列第三位,而存款準備金率降至第四位。
分析人士稱,7天正回購的重啟,即是在落實央行上述工作部署:通過公開市場加強流動性管理,同時使用超短期工具對流動性進行精細調節,政策的靈活性盡顯。
“央行增加7天正回購操作的目的顯然是為進一步縮短流動性凍結期限,加強流動性調控的靈活度,以更好地應對近期包括央行將商業銀行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等緊縮新政可能造成的資金緊張狀況。”上述交易員進一步分析指出。
央行于8月末下發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將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自9月5日起,各銀行將分批上繳調整后的存款準備金。據悉,六家大型銀行已經于周一首次補繳保證金存款的準備金,預計補繳規模近人民幣700億元。業界預計,這個新政全面實施后將凍結銀行系統月9000億元的流動性。
本周公開市場央票及正回購到期釋放資金量為1760億元,較上周的270億元猛增1490億元。9月到期資金3510億元,其中3220億元分布在中上旬。
為了平衡短期資金供需的波動,熨平金融市場短期波動,并能更好滿足機構季末及兩節等時點對資金的需求,央行于周一要求金融機構進行7天和14天正回購需求申報。
統計顯示,10-12月到期資金分別只有2980億元、1550億元和60億元,因此理論上央行需要在9月份動用3個月和1個月工具向四季度投放更多資金。在央票利率倒掛嚴重的形勢下,正回購就將成為調控流動性的主要工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