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港:吞吐量快速增長 向現代化港口邁進
        
        
        
          
             
          
          
            2010-09-15 02:40:06
          
        
        
        
       
      
      
      
        
        
        
          次新股唐山港在經歷了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之痛后,盤中曾一度快速拉升,帶動營口港、連云港等港口股逐步走強。這主要是受到7月份我國主要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2%數據的提振。
        唐山港提供的主要服務是港口裝卸、運輸、堆存倉儲等物流業務,公司設立以來形成了鋼鐵、鐵礦石、煤炭三大貨類為主的運輸結構。公司港口裝卸業務的經營地點為唐山港京唐港區,位于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境內。2009年三大貨種占比達到了97.16%,吞吐量均在千萬噸以上。
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
        據中期研究報告顯示,唐山港2010年上半年業績符合市場預期,公司貨物吞吐量快速增長。2010年上半年,唐山港實現主營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69%;實現凈利潤1.87億元,同比增長27.92%,全面攤薄每股收益0.187元。公司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25.39%,共完成貨物吞吐量3817.64萬噸,其中焦煤貨種運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1位,鋼材貨種發運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3位。預計公司全年將完成貨物吞吐量7570.80萬噸,同比增長13.09%。
        煤炭接卸業務受到國內需求旺盛的帶動,主要以內貿下水煤為主。京唐港區上半年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長42.2%,高于全國主要港口20.3%的平均增速;公司裝卸和堆存業務毛利同比增長12%,總體毛利同比增長22%,其中非裝卸堆存業務對毛利增加的貢獻度高達50%,其毛利同比增長83%,好于市場預期,也是業績增長的來源之一。
區域競爭優勢明顯
        唐山港京唐港區位于唐山市東南80公里處的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境內,地處渤海灣北岸,沿大沽口至秦皇島海岸的岬角上,大清河口與灤河口之間。早在1919年,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所著《建國方略》中,提出建設“與紐約等大”、“為世界貿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擬選港址就在現今的京唐港區。改革開放以后,河北省唐山市把港口建設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并實施唐山沿海經濟發展戰略,港口建設被列為河北省一號工程,唐山市的“龍頭工程”。京唐港區是唐山市聯合北京市共同投資開發建設的環渤海地區重要港口,具備優越的建港條件、廣闊的國有灘涂、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發達便捷的集疏運網絡。
        京唐港區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水深條件好,-10米等深線距岸僅4.8公里,宜建港自然海岸線長達11公里;二是陸域廣闊,近期規劃港口面積30平方公里,均為鹽堿荒灘,工程地質條件良好,建港用地不占良田,不用拆遷,后方陸域有100多平方公里開闊平坦的鹽堿荒地可供開發利用,具有發展外向型臨港工業的地域優勢。按照總體規劃,京唐港區規劃建設5個港池,可建100多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
        京唐港區原已建成7萬噸級航道,2010年2月,京唐港區10萬噸級航道已通過驗收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港區的通航能力,可滿足10萬噸船舶單向、5萬噸以下船舶雙向通航;京唐港區船舶航線通達國、內外120多個港口,與5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業務往來。2009年到港船舶6167艘次,其中煤炭船2437艘次,礦石船842艘次,鋼鐵船1974艘次。超過3.5萬載重噸級船舶有1103艘次,占總艘次的17.89%,超過5萬載重噸級船舶有674艘次,占總艘次的10.93%。
        京唐港區陸域交通運輸條件良好,以鐵路和公路集疏運為主。唐港鐵路專用線由京唐港區至灤西站與京山線接軌,并接通京秦、大秦線,現有運輸能力為12710萬噸/年。京唐港區通過唐港鐵路與國家鐵路網的京山、京秦、大秦、京包、京原、豐沙大、包蘭等鐵路相連并輻射至全國。
        港區公路運輸網絡四通八達,由唐山到港口的唐港高速公路與京沈、唐津、唐山外環高速在唐山境內形成了“X+O”形高速公路網,并與全國高速公路網相連,大大縮短了港口與腹地的運輸時間和距離。開發區城市道路與唐港、平青大、環渤海三條省級公路相連;唐港、灤港、環渤海三條公路分別與205、102國道相連;港區后方沿海高速公路,直接與秦皇島、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港相連。
        京唐港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背依京津唐、京承張金三角經濟區,是河北省沿海經濟強省發展戰略的重點發展地區,腹地廣闊,貨源充足。
        京唐港區直接腹地唐山市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京唐港的間接腹地可覆蓋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區。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京唐港區更加注重與西部省市的溝通,與山西、陜西、內蒙等地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聯系,擴大了服務半徑。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京唐港位居環渤海地區中部,其港口的重要作用將日顯重要。
        唐山市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重工業結構又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鋼鐵、建材、能源、裝備制造和化工五大優勢產業競爭實力顯著增強,這一特點形成唐山市工業產成品運量大的特征。目前唐山市正在加快鋼鐵工業整合重組,推進產品結構向高端、精品、專業化、深加工升級,打造國內一流鋼鐵產業基地。立足海港經濟開發區,加快提升精品鋼材、裝備制造和精細化工等骨干產業發展水平。
        為加快河北省經濟發展步伐,河北省委、省政府對唐山市提出了“率先發展、率先突破,當好河北對外開放主戰場”的戰略要求。唐山市明確提出以港口為龍頭,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生產布局、構筑和完善區域開放新格局的“以港興市、外向帶動”戰略。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將達到3700億元  (按2005年價格水平計算),平均每年增長13%以上,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201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80億美元,五年間平均每年增長25.2%,其中出口37億美元,進口43億美元。
        完善的港口服務設施是唐山港另一大優勢。京唐港區是一個新興港區,已完成初期積累階段,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的規模優勢。目前,京唐港區已建成第一、二港池全部和第三、四港池部分泊位,第五港池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正在形成5個港池建設運營的整體格局。公司擁有建成散雜、件雜、多用途、煤炭、水泥等各種功能的泊位18個,核定吞吐能力2968萬噸。2010年2月,京唐港區10萬噸級航道已通過驗收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港區的通航能力,可滿足10萬噸船舶單向、5萬噸以下船舶雙向通航,各類倉儲、鐵路、導助航、輔建設施齊全。后方已經形成兩條高速公路,兩條集疏港鐵路直通港區的完善的集疏運環境。
        為提高公司現有泊位的接卸能力,實現挖潛增效,公司計劃在現有泊位的基礎上加大門機的布局密度以提高裝卸效率,增購拖輪,以提高輔助作業能力;同時鼓勵協力作業單位加速設備的更新,以提高協同作業能力;謀劃開發新的堆存場地,加速堆存貨物的周轉,為客戶提供更便捷和周到的服務。
        貨物的裝船和卸船是公司最重要的生產環節,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公司生產單位負責主要的裝、卸船工作,調度部門和生產單位調度部門組成階梯式調度管理體系,協調管理裝、卸船工作。將系、解纜、清倉、掛鉤等裝、卸船過程中的輔助作業過程外包給協力作業單位,在作業過程中由公司調度協調單位對其進行管理。同時公司根據貨種不同,建設了適應不同貨種堆存的庫場,將不同的貨物堆放于不同庫場,采取“單堆單放”模式,對客戶更具吸引力。
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我國鋼鐵企業地域分布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決定了國內鋼材消費主要依靠水路運輸,因此,京唐港區的直接經濟腹地有大量鋼鐵外運。隨著河北鋼鐵產業向沿海轉移,京唐港區作為河北承接發展鋼鐵產業的港口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公司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京唐港區距腹地內主要鋼鐵廠的距離比秦皇島港和天津港近,在陸路運輸成本上有優勢。隨著京唐港區規模的不斷擴大,港口功能的不斷完善,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司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潛力。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由于我國鐵礦石資源相對不足而且分散,原礦的品位較低,實際供應量不能滿足我國鋼鐵工業的近期需要。為補充國內供應不足、提高鋼鐵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近十多年來進口鐵礦石的年均增幅一直大于鋼產量的遞增幅度。
        唐山地區鋼鐵工業的發展與京唐港區形成了良性互動。隨著河北鋼鐵產能主要面向唐山地區和滄州地區的沿海發展,鋼鐵基地的建設對京唐港區的依賴性逐年增加,對港區礦石吞吐能力的需求將逐年增加。
        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唐山港經濟腹地山西、河北、陜西和內蒙古西部地區。京唐港區是北方沿海7個主要煤炭下水港之一。預計公司未來煤炭吞吐量將維持在目前1000萬噸以上。
        唐山港以環渤海經濟圈和  “三北”地區為重點服務市場,通過擴大服務規模,全面提升完善公司的港口綜合服務功能,以鐵礦石、鋼鐵、煤炭等大宗散貨的裝卸、堆放為主營業務,積極向現代港口業轉型。
        2010年上半年,公司自籌資金加快20-22#泊位募投項目的建設,目前部分泊位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下一步將加快建設完善泊位的后方場地,以提高堆存能力。另外公司新購一艘拖輪和6臺40噸門機投入使用,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裝卸能力。公司未來三年擬建設和收購的項目將迅速提升120%的礦石吞吐能力和40%的鋼材吞吐能力,有利于滿足貨源增長需求和吸引優勢腹地貨源回流。
        光大證券預測,公司2010-2012年PE分別為25、17和13倍。鑒于公司區位優勢明顯以及吞吐能力增強后具有良好的成長性,給予公司  “增持”評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