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8-03 07:42:00
繼今年6月中旬Visa封殺銀聯的消息傳出后,Visa相關“殺手锏”是否真的將如傳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近日種種跡象顯示,Visa封殺銀聯似乎并未 “如期”執行。
昨日(8月2日),記者從若干正在海外旅行的人士處獲悉,銀聯渠道并未被“封殺”。“餐館里、商店里還照常能走銀聯通(600050)道,服務人員還會特意詢問選擇哪條通道。”一位在外貿企業工作的白領稱。
與此同時,昨日記者也聯系了工行(601398)、建行上海分行有關人士,得到的答復均是未收到Visa“封殺”的通知。
某國有大行上海分行負責人稱,銀聯走出國門已經有8年歷史,并不是隨便哪家支付機構想“封殺”就封殺得了的,最終這個事情只會“不了了之”。
事實上,上述人士稱,“封殺消息傳出后,雙方都未作出正面回應,從種種跡象看,雙方的服務都朝著更加務實的方向發展。”
據悉,目前銀聯已經在國內商務人士經常出入的場所加強了品牌宣傳活動,傳遞銀聯卡在境外消費免收“貨幣轉換費”等一系列優惠措施。
與此同時,Visa也在國內加速業務布局,不僅通過授權金融機構開通的Visa全球轉賬業務,與商業銀行的轉賬業務分庭抗禮,還努力挖掘新的收費項目,如推出類似“支付寶”功能的全球網絡支付系統。
一位曾體驗過此項服務的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Visa提供了一個 “支付寶”一樣的虛擬平臺,境外人士可以向里面充值虛擬貨幣,用于通過互聯網在境外購買書籍等服務,有效地保護了賬戶的安全。
|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www.jzqfr.cn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