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7 03:14:40
每經記者 李麗 發自上海
中國樓市坐了回過山車。
隨著中國政府將貨幣政策由從緊轉為寬松,并推出一系列鼓勵購房的政策,中國地產商的情況從2009年初開始出現戲劇性的反轉。就在這一落一起過程中,中國樓市正面臨著新一輪尷尬:部分區域商品住宅庫存量相對不多,這有可能導致樓市步入新一輪拐點。
【現狀】
六成城市住宅消化周期不足18個月
《每日經濟新聞》從克而瑞(中國)研究中心獲得的數據顯示,按照“消化周期=(當前市場存量+未來一年預計供應量)/近半年月均成交量”的方式,在其監測的31個城市中,近六成城市預計房源消化周期不足18個月。
與此同時,DTZ戴德梁行綜合住宅服務部的數據顯示,經過今年上半年的快速銷售后,目前各大城市的庫存量相對較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2006年至今年上半年的新建住宅庫存量分別為175.6萬平方米、0、132.3萬平方米、200.8萬平方米。
對于上海近3年多來的住宅庫存為零,DTZ戴德梁行分析人士表示,最近3年多來,上海的新增供應基本消化,市場的存量大多是2006年前的存量供應。
克而瑞(中國)研究中心總經理陳嘯天認為,從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長沙、成都等31個典型城市消化周期來看,近六成城市消化周期不足18個月,而消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城市,比重不足一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8個城市,由于上半年市場成交大幅上漲,加之市場存量均相對較少,因此消化周期較短。
標桿企業平均庫存率縮減至5個月
根據中國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其監測的萬科、保利、復地、富力、華潤、金地、綠城、雅居樂、招商地產、中海這10家標桿企業,按照“截至6月底各房企已獲預售許可面積/過去12個月的月平均銷售面積”的方式來計算,截至今年6月底,這10家企業的庫存率均小于10個月。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在10家標桿企業中,金地庫存率為8.9個月,相對較高;中海庫存率為7.9個月,位居第二;招商地產庫存率約3.7個月,相對較低。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表示,今年上半年,樓市爆發式的回暖,加上開發商近1年來縮減開工量,開發商的庫存量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減。據中原地產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底,雅居樂的商品住宅庫存量大約在58萬平方米;綠城的商品住宅庫存量約為74萬平方米;招商地產的商品住宅庫存量大約在21萬平方米。
劉淵表示,得益于市場快速回暖,各標桿房企已領預售證而未銷售的庫存面積量在半年內大幅降低。截至6月底,標桿房企庫存面積總量為1012萬平方米。自今年3月起,標桿房企每月庫存消化量均維持在200萬平方米左右,按過去12個月平均銷量計算,庫存率從年初的12個月,下降至6月底的約5個月。
【影響】
房價或小幅上漲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符蓓說,庫存水平下降,將在一定程度上對目前的住宅價格形成支撐,最近幾個月推出的房地產項目,利潤率可能要高于在定價低迷時期推出的項目。但由于土地成本上升,因此地產商利潤率將很難回升到歷史頂峰水平。
8月4日,龍頭大哥萬科在2009年半年報中稱,隨著成交量的放大,整體房價止跌回升,部分地區的房價開始出現較快上漲。與2007年因市場情緒過于樂觀所致的房價普遍快速上漲不同,當前部分地區的價格上漲,主要源于市場存貨消化過快和短期內新增供應不足。
易居中國·克而瑞高級分析師傅琦說,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目前中國地產的購買主力仍是境內人士,而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境外投資者也有望繼續加入購房大軍。那么,在有限的庫存房源以及最近一年開工量不足的背景下,房價存在一定的上漲壓力。
但劉淵表示,當市場后續供應相對不足時,房價會出現反彈,但價格上漲幅度并不會特別大。
成交量將出現下降
傅琦表示,受庫存量影響,與上半年相比,樓市下半年的成交量可能會出現下降趨勢。
符蓓說,交易量出現下降趨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2008年以來被壓制的需求在2009年上半年釋放,這種情況很難被復制;其次,平均售價已經脫離底部,導致居民可承受力下降;第三,由于眾多地產商在過去12個月內縮減開工規模,加上今年上半年去庫存化,住宅供應量將有所下降。
從統計數據來看,進入二季度后,伴隨成交量持續增長,各地住房存貨量大幅下降。而供應方面,2008年的市場調整導致企業普遍減少開工量,使得短期內的新增供應跟不上市場銷售。
根據萬科對14個主要城市供應和銷售的統計,2009年上半年,14個城市的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和批準預售面積的比例平均為1.65,遠高于2008年同期的0.74和2007年同期的1.23。
劉淵表示,在樓市庫存量下降的情況下,開發商會順應市場調整開工量,因此,當前樓市庫存量下降,還不至于導致供應嚴重不足。
【趨勢】
房企融資力度將加大
為應對當前樓市面臨的種種情況,業內普遍認為,開發商應從增加開工量、加大土地儲備方面入手。但這需要具備一個重要條件:資金。
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上半年樓市回暖給開發商帶來了大量的銷售回款,緩解了開發商緊繃的資金鏈,但為了擴大“再生產”,開發商還需要繼續融資補血。
年初,萬科曾表示將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考慮在時機成熟時進行一次股權融資。同時,公司將充分考慮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承受力,在融資的時機、規模、方式上確保融資為股東帶來盈利增長。
金地集團非公開增發方案6月24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有條件通過,企業將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億股A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41億元,所募資金將用于6個項目的開發。
保利地產非公開增發也于5月份獲得證監會批準,企業將募得不超過80億元,用于投入項目開發。
符蓓認為,盡管銀行貸款環境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收緊,但是短期內規模大、實力強的地產商仍可獲得足夠的銀行信貸支持。
企業態度
市場現拐點眾公司誓言不捂盤
一方面,開發商所剩庫存極少,;另一方面,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銷售迎來拐點。面對這種情況,開發商應加速“清庫存”還是放緩銷售節奏?
富力地產:4季度大量推新房源
富力地產前7月銷售面積151.36萬平方米,銷售額達145.75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68%和56%。
庫存不多的富力地產,并沒有延緩銷售速度,其推盤熱情依舊。7月中旬,富力地產在上海推出30套上海富力桃園的別墅,同時加班加點加緊項目建設。富力地產上海公司相關銷售負責人說,只要可以拿到銷售許可,所有的房源全部都會出售,富力絕不“囤房”。據透露,富力今年上半年開工新建的一些房源,計劃在今年第4季度大量推出。
恒大地產:市場下滑不影響開工
和富力地產的表態相近,恒大地產內部人士透露,近期一線城市的成交量下降,不會影響公司下半年的計劃,下半年公司將推出8個樓盤銷售。同時為了確保始終有房可賣,將在下半年繼續增加新開工量。今年全年的開工計劃將達到1500萬平方米,而公司現有的土地儲備總量不過4600萬平方米。
萬科:上調開工面積
萬科對下半年市場走勢的判斷是,預計第三季度市場供應仍然相對緊張,房價有一定的上漲壓力。但隨著地產企業今年以來加快開工,預計年底市場供應量會有較大提升,四季度后供需關系將得到緩解。
萬科集團董事會秘書譚華杰表示,目前房貸政策方面出現了有助于防范市場向過熱方向發展的趨向,房價快速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根據萬科的計劃,今年將上調新開工面積至585萬平方米。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網上調查
銷售或走低開發商清庫情況如何?
7月,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紛紛出現了成交量下滑。業內認為,今年的成交拐點已經出現,未來幾個月內成交量將持續下滑。為此,《每日經濟新聞》和搜房網就房企清庫存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對后市的影響進行了調查。
調查顯示,僅有46.88%的網友認為,各家公司絕大部分庫存都已經被消化;15.63%的網友認為,開發商的庫存只有一半被消化;31.25%的網友認為,房地產商的庫存只消化了一小部分。
有43.08%的網友認為,在幾家公司中,“萬科是清庫存工作做得最好的”;只有7.69%的網友認為,上半年全國銷售第二名的中海地產“清庫存”做得不錯;18.46%和15.38%的網友認為保利地產和金地清庫存工作完成不錯。
50%的網友認為,上半年“清庫存”工作做得不好的開發商,下半年將維持原有的銷售速度;還有34.38%的網友認為,上述開發商會囤積居奇,借機抬高房價;只有9.38%的網友表示,開發商會降價。
上半年樓市成交量連創新高,為何仍有開發商未完成清庫存任務?高達54.84%的網友認為,開發商清庫存做得不好是因為不愿意降價促銷;35.48%的網友認為,這是因為開發商產品不適合市場需要。
對于 “上半年清庫存較多的地產商下半年會采取怎樣的銷售策略”一題,有25.81%的購房者認為開發商會捂盤惜售,提高售價;另有22.58%的網友認為,開發商會收購其他公司的項目,將公司手中的優質資源拖延至以后開發。
每經記者 楊羚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