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再現近10公里車龍 義烏外貿“撥云見日”

2009-08-07 03:14:45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夏子航  發自義烏

        義烏的特別,在于它“全球小商品貿易風向標”的地位。但60%以上的外貿依存度,讓曾一度被評為最富縣級市的義烏,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同樣遭受巨大的創傷。

        時逢2009年8月,當《每日經濟新聞》再度探訪這片創造小商品奇跡的土地時,發現與經濟相關的數據或許依然曖昧,官方也仍在謹慎與樂觀之間徘徊,但從當地集裝箱運輸司機和小商品經銷戶的視角來看,似乎更能找尋到義烏復蘇的真實影像。

【現場直擊1】

3公里集裝箱卡車長龍再變近10公里

        8月5日,義烏市雪峰東路,40歲的李平昌在路邊找了一處樹蔭坐下,他駕駛的集裝箱卡車在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龍里幾乎已經6小時沒有挪動,他有些無奈。

        李平昌和他的同行們此時都在準備入場義烏國際物流中心。來自義烏的集裝箱在走寧波港出口之前,都要在此進行抽檢并“施封”封條。物流中心堆場有將近4個足球場大,但畢竟容納不了過多集裝箱卡車同時進入,雪峰東路因此成了這些卡車排隊等候的場所。

        “義烏可以說是中國小商品的晴雨表,而義烏的晴雨表就在雪峰東路的車龍長度上。”一位義烏當地官員如此指出。

        下午4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臨近義烏國際物流中心入口的十字路口處,雪峰東路自西向東方向的車道已被摩肩接踵的清一色集裝箱卡車所占據,而另一邊的自東向西車道則空空蕩蕩,雪峰東路不得不為此打破原本均分雙向6車道的安排,把4條車道讓給了自西向東方向。

        沿著雪峰東路步行10余分鐘,穿過2個紅綠燈路口后,仍然望不見車龍的盡頭。“之前可不是這樣子。”李平昌自河南周口來義烏跑外貿集裝箱運輸已經有四五年,他回憶說,雪峰東路上的卡車從2008年10月開始明顯減少,“今年2月平均每天不到600輛,最少的幾天可能就300來輛集裝箱卡車,車龍都快見不到了。”

        這使得李平昌的生意也到了最低點,“外貿代理商不下單,運輸隊也就很少給我派任務,那時一周能接上兩三單就不錯了。”

        他的印象與義烏外貿和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等多項數據的走勢基本相符。據統計,2009年1~2月,義烏國際物流中心集裝箱施封量為2.4萬標箱,同比下降11.3%,平均每天施封量僅約為400個標箱。

        而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顯示,景氣指數從2008年10月份開始下跌,雖然在12月出現短暫反彈,但在2009年3月份又跌至接近歷史低點。此外,義烏市外經貿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1~2月,義烏自營出口總額同比下降9.91%,形成歷史谷底。

        “從四五月開始,能感覺到車子在明顯增多。”李平昌表示,“短時間內的增長還是蠻快的,現在每天排隊的集裝箱卡車在1500~1600輛左右,跟1年前差不多了。”據李平昌測算,這些天的車龍已經有近10公里長了。

        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的統計也顯示,2009年3~6月,其集裝箱施封量為11.3萬標箱,同比上升7.92%。義烏在7月15日前一直歸口金華海關,4月29日,金華海關單日接受小商品出口報關單2081票,監管集裝箱3810標箱,均創該海關單日業務量歷史新高。

        李平昌告訴記者,由于排隊車龍變長,最近他每天幾乎都得排到夜里10點后才能加封完,然后直奔寧波,每晚都睡在車上,第二天清早8點再趕到義烏拉貨。“每單值2000元,扣除800元油費、路橋費450元、提箱交接費80元、施封費60元和保險及修車等費用后,每天基本能賺上300多元。”

【現場直擊2】

小商品城淡季不淡增強商戶信心

        在南北貫穿義烏市區主要道路的413路公共汽車站牌上,小商品城在25個站點中占去了7個。小商品城有約62000個門面,記者花了將近兩天時間從小商品1區轉到了最晚開業的4區。而當地人更自豪地宣稱,“如果在每處攤位都要駐足3分鐘,你得花一年多時間才能走完小商品城。”

        “小商品城可以說是義烏經濟的靈魂,而小商品商戶的感受將構成義烏復蘇的真實影像。”義烏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姚咸明4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張美在小商品城1區2層頭飾區經營著“B4068”的門面,4日中午,她正忙著從成捆的薄膜中裁剪出一片片長方形,用來包裹一版版發夾,10版發夾被碼成一摞,再用薄膜包好后放入紙箱內。而就在她門面所在地段,四處傳來的透明膠帶打包紙箱聲此起彼伏,用拖車拖運成堆紙箱的工人也在人流中穿梭往來。

        “2008年11月可能是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厲害的時候,當時海外客商不敢下單,或者即便要下單也會首先壓價。”張美一邊說著,一邊正接待一位來自印度的客商。

        “小商品城內銷、外貿約為四六開,所以當金融危機到來時必然會遭遇陣痛。”義烏商城集團市場發展服務公司信息開發部總經理張香美4日向記者表示,據2009年初對小商品城商戶做的內部調查顯示,70%的商戶感覺到形勢黯淡、訂單下滑。”

        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也顯示,在去年10月、11月份出現了旺季不“旺”的逆周期性運行態勢。11月義烏景氣指數跌至2006年8月該指數發布以來的新低1035.82點,并出現景氣指數、價格指數、效益指數、規模指數、信心指數首次全線連續下滑局面。

        記者在小商品4區的一層公示欄上看到整版的“轉讓批復公示”,一共32張,每張上共有13項轉讓交易,而上述交易多發生在2008年末。“但從2009年一季度開始,我們感覺信心又慢慢恢復了,成交額也逐步回升。”張美表示,“我們也想了一些辦法,外商壓價厲害,我們就換新產品;長單有匯率風險,我們就做短單;大單減少,我們也開始關注小單了。”

        張美還告訴記者,她感覺2009年1~6月仍是一個“V”形的經濟形勢,“5月一度也有過困難的時期。”而這與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基本一致。據介紹,小商品景氣指數1月為1072.75點,3月份為1023.25點,4月份小幅上揚到1044.15點,5月份創下新低1019.78點,6月上漲至1030.66點;而商品周轉指數、資金周轉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上升。8月4日,義烏商城集團剛統計得出的  “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月匯總表”顯示,7月的景氣指數環比增長1.15%至1042.47點,但仍同比降低1.55%;信心指數則環比增加1.12%至107.42點;與利潤存在關聯的效益指數則由6月的119.25點增至126.06點。“6~8月是每年的淡季,此時出現的復蘇跡象,給了我們較大的信心。”張香美表示。

        記者獲得的義烏2009年1~6月數據顯示,義烏集貿市場實現成交額222.71億元,同比增長12.85%,創歷年半年成交額記錄。其中小商品城成交額156.88億元,同比增幅7.56%。

【客商調查】

入境人次增逾兩成外商再現回流潮

        在義烏出租車司機鄒勇眼里,他在2008年末見識了街上人流明顯減少的慘淡場景,而義烏街上“異國風情”的黯淡,則直接預示義烏小商品經濟向外出口的縮緊。

        “與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外國人不同,義烏當地的外國人基本都是個體商人,這也讓義烏的出入境數據具有重要的經濟意味。”義烏市涉外服務中心主任陳林瑞4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4日晚間來到義烏最繁榮的異國風情街,這里密布異國風味的餐館,每過約5個臨街門面,就是一家主要面對外商的商務酒店。記者看到,臨街的咖啡館聚攏著來自印度、也門等各地的外國商人。

        陳林瑞介紹,現在外國商務機構駐義烏辦事處已經達到2499家,“清一色的都從事貿易。”在他看來,金融危機并沒有影響上述辦事處增加的趨勢,2006年當年新增306家,2007年和2008年則一下分別新增602家和637家。

        義烏當地的外國人甚至已成為小商品城人流中最主要的部分,這使得義烏出入境方面的數據十分關鍵。據《每日經濟新聞》獲得的統計顯示,義烏2009年1~3月的境外人員臨時入境人次合計5.78萬人左右,同比2008年1~3月的4.62萬人增長24.96%;4月~5月同比增幅則分別在13.73%和34.51%。

        就在小商品城中的4星級海洋酒店銷售部副經理虞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7月的外商入住人次達到8441人次,外商入住率高于去年同期的64.81%,達到69.38%。

【官方統計】

2009年大外貿出口或同比下降5%

        在浙江2009年外貿出口基本確定15%~20%的同比降幅背景下,義烏的復蘇跡象讓當地政府官方仍保持適度的謹慎。“我們也在疑惑是什么能夠支撐義烏的經濟復蘇?這跡象是可持續的嗎?”

        義烏2009年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2009年1~6月集裝箱出口總數為24.1萬標箱。其中,3月、4月、5月的數據分別為4.9萬標箱、5.1萬標箱、4.3萬標箱,6月出口4.9萬標箱,同比增長6.5%。義烏1~5月完成自營進出口約7.83億美元,同比增長4.03%%;其中出口約7.2億美元,同比增長5.91%。

        當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分管官員5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義烏的自營出口2009年將基本確定7%左右的同比增幅,“但這里面可能有別的因素。由于義烏自營出口享有更多優惠,在金融危機下,大外貿中非自營出口部分也以義烏自營出口名義報關,這使得自營出口數據十分樂觀。而政府調查發現,義烏大外貿2009年仍可能同比下降5%左右。”上述官員指出。

        大外貿實際上就是義烏的集裝箱出口量,2008年大外貿出口52萬標箱。“1~6月已達到24.1萬標箱,全年的數據有可能與去年52萬標箱的數據持平,但增長很難,不過這比浙江全省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

【業界訪談】

復蘇受益于日用商品“價格洼地”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數日走訪中,多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義烏的復蘇跡象之所以比其他地方更明顯,其主打日用商品以及歷經6代小商品市場所積累下來的“價格洼地”是關鍵原因。

        浪莎集團董事長翁榮金4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義烏企業除主打小商品這個特色之外,“擁有‘銷’上的先天優勢,是在金融危機中較少受影響的主要原因。”他認為,企業運營主要是供、產、銷3部分,“義烏企業很多都直接在小商品城設點,而各地客商對小商品城的關注與信任幫助義烏企業獲得了很好的銷售優勢。”

        義烏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姚咸明對此有著同樣的認識,金融危機下,對日用商品的需求仍不會大幅減退,反而可能會因為“口紅效應”而加大需求,這也是義烏小商品城未受巨大沖擊的關鍵原因。“很多人都會覺得義烏很奇妙,沒有資源、交通一般,還只是個縣級市,可正是它建立起了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小商品市場,我想這與義烏商人的勤勉與踏實分不開。”姚咸明說。

        實際上這也是記者在義烏最大的一個感受,在小商品城龐大建筑的背后,義烏商人累積下來的“價格洼地”遺產更為珍貴,各方對小商品城物美價廉的優勢深為認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