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環境成制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瓶頸
        
        
        
          
             
          
          
            2009-05-16 02:00:52
          
        
        
        
       
      
      
      
        
        
        
        每經記者  胡俊華
        “在上海我現在還買不到英文版的  《金融時報》。”有嘉賓表示,包括制度、法律、規則在內的軟環境建設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所最需要的條件。
        為了更加客觀真實地了解來自上海、香港等國內城市,以及來自美國、英國等境外國家的高級金融從業人員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想法和意見,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和訊網對30余位參與2009陸家嘴論壇的發言嘉賓和參會嘉賓進行了調查。
軟環境成最需要改善要素
        在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您認為目前最需要根本改善的是什么?”這一問題上,包括高盛(亞洲)執行董事胡祖六、摩根士丹利執行董事婁剛、美林證券經濟學家陸挺、上海銀行副行長王世豪等在內的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金融業內人士表示,“金融環境”或者“軟件”是最需要根本改善的因素。
        泓景地產信托投資管理副總裁李仲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包括制度、法律、規則在內的軟環境建設,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所最需要的條件,而這些有待改進的軟性環境可以從某些細節中體現出來,“比如,我現在在上海還買不到英文版的《金融時報》。”
        而另一位金融業內人士表示,“高級金融人才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最需要的”。在這位人士看來,盡管目前上海已經成立高級金融學院,但仍然缺乏大量通曉國內和國際金融運作規則的高級金融人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是市場各個參與主體同時發展,是從下而上的國際化,并不是政策指令就能徹底解決的。”
經濟觸底成共識  反彈存分歧
        在“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創造一種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并明確實現步驟。您預計人民幣國際化會在什么時候?”這一問題上,多位參與調查的嘉賓在“2020年(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成同步)”和“沒有時間表”這兩個選項上出現了意見分歧。
        高盛(亞洲)執行董事胡祖六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沒有時間表”;摩根士丹利執行董事婁剛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將在2020年實現”。
        在“您認為2009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如何”這一問題上,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將升值0%~5%。”預計人民幣對美元未來仍將維持穩定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在“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您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在2009年第一季度是否已經觸底?”這一問題上,大多數人選擇了“已經觸底”,但同時選擇“形勢不明確”的受調查者也不在少數。
        胡祖六認為,中國經濟“形勢不明確”;而婁剛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觸底”。“中國經濟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似乎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將調頭向上,則成為業內分歧的地方。
        上海社科院經濟景氣研究室主任劉熀松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中國經濟已經觸底,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就將開始反彈。中國經濟或將在底部徘徊一段時間。”
A股估值分歧較大
        目前A股估值是高了,還是低了?昨日在陸家嘴論壇現場,胡祖六等8名海內外金融和經濟專家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與和訊網聯合舉辦的現場調查,回答了中國A股是高了還是低了這樣一個“簡單”問題。
        在7位專家中,胡祖六、美林證券經濟學家陸挺、王世豪以及國投信托總經理呂益民認為目前A股符合基本面。但也有3位專家對此表達不同意見。婁剛表示,目前A股估值“高了”,上海社科院經濟景氣研究室主任劉熀松和上海國際信托副總林彬也表示,目前A股估值“高了”。而中歐商學院教授趙欣舸表示,對目前A股估值是高了還是低了,“說不清楚”。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