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4 02:51:30
業內人士稱,從往年的情況來看,這個時間段正是為夏季用電高峰作準備,從而帶動了煤炭價格的上漲。但另一方面,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國內電企及鋼廠紛紛加大海外采購力度,由于國際國內煤價價差存在,可能會改變從現在到年底煤價穩步上漲的格局。
每經記者 周曉芳 發自北京
煤電談判遲遲不決,而自4月中旬以來,秦皇島港電煤價格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這是否將令電力、鋼鐵等用煤大戶企業備感壓力?
對此,業內人士稱,從往年的情況來看,這個時間段正是為夏季用電高峰作準備,從而帶動了煤炭價格的上漲。但另一方面,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國內電企及鋼廠紛紛加大海外采購力度,由于國際國內煤價價差存在,可能會改變從現在到年底煤價穩步上漲的格局。
煤價近期上漲
據了解,近期秦皇島港電煤出現了不同幅度的漲幅。以5800大卡的大同優混煤為例,車板價從4月13日的560元/噸上漲至昨日的585元/噸,平倉價從4月13日的590元/噸上漲至昨日的620元/噸;5000大卡的山西大混煤車板價從4月13日的460元/噸上漲至昨日的480元/噸,平倉價從4月13日的485元/噸上漲至昨日的510元/噸。
煤炭行業資深人士、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師李朝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往年情況來看,每年的這個時候開始直至年底,用電量將會持續增長,這意味著對煤炭的需求將會持續增長。“總的來說,煤價會穩步上漲。”
李朝林話鋒一轉,水電來水量也會影響用煤量,特別是在今年三峽工程竣工以后,水電發電量驟增。另外,可再生能源如核電等的大力發展也將對用煤需求有所影響。
據我國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為27億噸標準煤左右,年均增長4%。煤炭、石油、天然氣、核電、水電、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別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總量的66.1%、20.5%、5.3%、0.9%、6.8%和0.4%。與2005年相比,煤炭、石油比重分別下降3個和0.5個百分點,天然氣、核電、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別增加2.5、0.1、0.6和0.3個百分點。
地方繼續收縮煤炭產量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原則通過了《深化煤礦整頓關閉工作指導意見》。根據任務安排,到2010年底,全國最多允許保留年產能在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9952處。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等四部門或聯合或單獨下發了兩份文件,分別決定針對全國30萬噸/年及以下的煤礦,計劃用一年半左右時間組織開展小煤礦瓦斯專項整治,以及要求各地制定小煤礦整頓關閉規劃等。
業內非常關注的是,近期煤炭大省山西省出臺的 《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表示擬把煤礦數量由目前的2600座減少至2010年的1000座,預計整合小煤礦產能約2億噸。據透露,山西省將國家規定的30萬噸/年的煤礦門檻提高至90萬噸/年。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產能繼續壓抑,小煤礦不能復產的話,那么,整個煤炭市場的供應將會受到影響。不過,從各種情況反饋,當下國內電煤仍然過剩。
部分電企擬購海外煤
由于煤炭價格問題,五大電力集團和華潤集團“5+1”電力聯盟與煤炭企業之間的重點合同遲遲未簽,這幾個月來只以預付款和現貨交易形式購買煤炭。同時,各大電力集團積極與海外供貨商聯系,大力增加進口。
據透露,前兩次五大電力集團和華潤集團“5+1”電力聯盟已經達成了進口1600萬噸煤的協議,部分煤炭已經到港。據悉,電力企業還將繼續加大海外購煤量。根據海關總署4月公布的數據,3月份我國進口原煤總量達1359萬噸,同比增長20.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首屆國際煤電洽談會將于本月23日召開,我國占市場份額大半的五大發電集團、華潤集團、浙能以及粵電等電力集團的高層將會參加此次洽談會。相關專家稱,由于中國經濟情況較其他國家好,現在全球的煤炭出口都競相指向中國市場。
山西企業開始海外購煤
更令煤企雪上加霜的是,坐在“煤堆”上的山西企業也開始從海外購煤。
位于山西長治的長鋼集團公司從5月開始陸續引進進口焦煤,首批從俄羅斯采購進口的18000余噸1/3焦煤即將到達山東日照港,并于近日到廠。“這是集團公司首次進口焦煤。”
“同質量、同標準情況下,進口焦煤價格約比山西臨汾蒲縣便宜200余元/噸。”供應公司相關人員介紹,此前,長鋼煉焦用焦煤分別從山東、河南平頂山、新疆、臨汾等地采購。但從去年以來,由于焦煤資源緊張,價格也比較高,此次長鋼從俄羅斯進口1/3焦煤,使公司焦炭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據悉,長鋼集團公司正與澳洲煤企談判,擬從澳洲進口焦煤。
中國聯合鋼鐵網分析師穆文鑫表示,由于經濟格局改變,國際煤炭企業瞄準中國市場,盡管目前電企進口海外煤炭的份額僅占2%左右,但由于國際國內煤價差距存在,海外媒炭的大量進口,很可能令煤價走勢發生改變。 (相關報道見B3版)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