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18:21:46
11月7日,“2025金融發展年會”在北京召開,信美相互人壽總精算師姜仁娜稱,利率下行給壽險業帶來沖擊,經營邏輯變革,業務轉型與戰略調整成關鍵。信美相互人壽聚焦兩大核心客群,采取“減法+深耕”策略構建差異化優勢。姜仁娜還表示,跨界合作成重要路徑,回歸規律、差異化經營、構建跨界生態是中小壽險公司破局關鍵。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黃博文
11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5金融發展年會”在北京召開。信美相互人壽總精算師姜仁娜出席并參與以“中小機構轉型突圍”為主題的圓桌討論。

信美相互人壽總精算師姜仁娜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姜仁娜表示,近年來,國內利率進入加速下行周期,且下行速度超出行業預期,給壽險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無論是大型壽險企業還是中小公司,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小公司的生存壓力尤為突出。利率下行直接導致行業準備金承壓,進而影響財務報表表現,償付能力等核心指標面臨嚴峻考驗,成為全行業共同面對的“切膚之痛”。
“在這一背景下,壽險行業的經營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行業共識逐漸形成:生存是當前首要任務,而業務轉型與經營戰略調整則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姜仁娜表示,從經營實踐來看,壽險公司正逐步回歸“資本制約資產、資產制約負債”的行業發展規律,將業務質量放在首位,同時著力推進資產負債匹配與業務結構轉型。
據悉,負債久期長是壽險業的顯著特征,部分公司長期保單占比較高,負債久期可達20余年,在低利率環境下資產負債匹配難度陡增。為應對這一挑戰,行業內紛紛采取增配國債等穩健型資產的策略,但受國債利率持續走低影響,投資端壓力依然較大。在此情況下,降低負債久期、優化業務結構成為壽險公司的重要探索方向,旨在通過經營模式的調整抵御利率波動風險。
信美相互人壽作為相互制及中小機構在行業變革中亦存在差異化特色。
在業務廣度上,信美相互堅持“做減法”,聚焦兩大核心客群:一方面是認同長期主義、追求長期保障的中高凈值客戶;另一方面是注重保障屬性的互聯網普惠客戶。面對互聯網渠道的激烈競爭,公司也會采取階段性收縮部分互聯網業務的措施,集中資源深耕優勢客群。
在客戶經營深度上,信美相互以“會員服務”為核心,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實現價值最大化。線上組建特色會員顧問團,收集會員對公司發展的意見建議,定期開展會員日活動,構建良性互動生態;線下針對中高凈值客戶舉辦“風云會”系列活動,既為會員提供了解公司經營情況的渠道,也搭建了會員間資源共建、互利共贏的交流平臺。
此外,信美相互自成立之初就堅持數字化建設,從系統搭建、中臺配備、AI應用等方面助力企業內部經營與外部服務。
這種“減法+深耕”的組合策略,幫助公司在馬太效應凸顯的行業格局中構建了一定差異化優勢。
姜仁娜表示,跨界合作成為壽險公司突破傳統模式的重要路徑。隨著壽險行業從增量業務向存量業務轉型,單純的保單銷售已無法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基于這一認知,壽險公司紛紛加強與健康服務機構、數字化企業、康養機構等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為客戶提供涵蓋保障、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在內的一體化服務。這種跨界生態的構建,不僅豐富了壽險服務的內涵與外延,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對持續下行的利率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壽險行業正經歷深刻的轉型陣痛與模式重構。”姜仁娜表示,對于廣大中小壽險公司而言,回歸行業發展規律、堅持差異化經營、構建跨界合作生態已成為破局關鍵。未來,隨著行業轉型的不斷深入,以客戶為中心、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將進一步深化,壽險行業有望在挑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保障與服務。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