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4 09:03:50
(1)權益市場回顧
首先我們來看權益市場,我們的觀點是八個字:趨勢看漲,靜待突破。大家可以注意到在關稅的沖擊下,此前A股出現了比較大幅的低開,但是也和4月份時候的劇情差不多,也是在下挫以后有飛速抬升的機會。那我們怎么去看待市場先調整后拉起的這種狀態?我們覺得第一點就是趨勢仍存。
在A股7、8月份波瀾壯闊的單邊行情之后,9月初以后市場上攻的斜率明顯有衰減。7、8月份A股基本都不是進二退一,一般是進三退一,或者甚至是持續更長時間上漲才會稍微歇一口氣的狀態。但是進入8、9月份明顯就不一樣了,每一次上攻都會有比較深度的回調,這些回調有時候是因為盤中的消息,有時又是因為貿易政策上面的博弈,而有時就是市場覺得今天攻不上去了,就可能會有比較大幅的回調。
但我們覺得這只是進入寬通道上漲后的必然結果,因為市場不可能長期維持窄通道單邊上行的局面。而進入8、9月份以后,寬通道上漲相對來說更加常見。
而且大家應對寬通道上漲的市場也更加簡單,為什么?因為我們能看到每一次下挫的低點仍然在抬高,這就說明還是處在一個比較強的上漲趨勢當中。為什么說這樣的操作相對簡單?因為它實際上相當于就處在一個有一定斜率的震蕩區間內,那么高拋低吸就是一個比較好的策略。
第二個觀點是正常回調。大家自己在投資的時候也很容易遇到這種現象:一定時間漲幅過大以后,就難免會產生落袋為安的心理。如果所有人都這樣想,再加上比如貿易爭端這種事件的催化,市場的回調就是必然。但是我們想說的是,市場對中國經濟中長期信心逐漸達成了共識。因為市場的邏輯逐漸從之前的弱預期、弱現實,到了后面的強預期、弱現實,到現在大家不看現實,只有預期就可以決定了。因為A股甚至大多數的資本市場就是基于預期去定價的市場。只要大家對經濟有信心、對企業盈利有信心、對政策有信心,這樣的市場是不可能大幅回撤的。
怎么去理解這個邏輯?比如說,如果之后經濟出現企穩回升,那自不必多說,有了經濟的夯實,上漲的走勢會更加堅實,上漲的每一步步伐都會更加堅定。但如果之后經濟沒有如愿出現比較大幅的反彈,但因為政策的基調一直說肯定有充足的政策儲備,并且高層也一直在提我們有足夠的韌性去面對內外市場的波動,那市場就沒有人敢去押注經濟不太好疊加政策落空的概率,最后的結果就是大家只敢去押注上漲,而很少有人去押注下跌,造成的結果就是市場不斷向上走臺階。我們的觀點就是,回調恰是加倉良機。
今天跟各位投資者分享的“固收+”策略,其實也是基于回調去進行埋伏的策略。雖然前面兩點都比較積極,我們也要給特別樂觀的投資者稍微提一點醒,就是不管是從交易層面還是基本面,如果想有進一步突破的話,還是要有一定催化的。比如說從交易層面,短期漲幅過大導致浮籌過多,大家在盤中也可以看到最近每一次拉起,從3800多到3900多,其實市場已經階段性有三四次刷新新高了,但是每一次新高刷新的其實都不具有比較強的持續性,更多是出現了新高以后獲利盤馬上就獲利了結,其實就是短期的漲幅過大導致浮動籌碼比較多的,市場就存在換手的需求。
另一方面從基本面的角度,市場的信心也需要基本面的夯實和確認。當然這個基本面有兩端,一端就是真正決定企業盈利的,比如說PPI或者PMI這樣的實體傳統經濟指標,如果有向好的跡象,那市場肯定會有比較大的表現。但是除了這種傳統的基本面以外,如果出現了其他的一些基本面的指標,比如說科技行業有了比較大幅的突破,比如說機器人、軟件側,比如DeepSeek,或者是硬件側這樣一些卡脖子的領域有了比較大幅的突破,給科技的宏大敘事再添一把火,那這樣的改變也是屬于基本面上的改變。如果出現這樣的刺激的話,A股也是有更上一層樓的可能的。但是當下來看,高拋低吸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2)債券市場回顧
到債券市場這邊,可能沒有權益市場這么樂觀,但是也絕不悲觀。為什么?我們的核心結論是:利好支撐,中期向好。為什么?
基本面上受到供給和需求錯配等多因素的影響,PPI其實已經連續36個月為負了。最近7月份有了反內卷的政策,在某些行業政策的落地比較堅實,但是有些行業可能又覺得政策扭扭捏捏。但是我們覺得核心是在于態度的轉變。
因為很多年以來,中國的經濟最開始是關注量,也就是說GDP到底有多少,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到后來關注質,就是除了增量以外,我們發展的質量怎么樣,發展的含金量夠不夠高?但最近為了解決工業企業利潤的負反饋循環,高層又注意到了價的問題,也就是CPI和PPI這兩個層面的問題。但是供給側改革其實是需要需求側的配合的,我們最近也能看到一些需求側配合的刺激,包括上周五財政部有5000億的新增投資。但是這個量級還有更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只有這樣價格負反饋的螺旋才有望提前結束。
政策面上大家都知道最近在開中央全會。上一次的政治局會議定了基調: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發力、落實落細更加積極的產業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社會融資成本綜合的下行。這樣的定調對債市來說是比較積極的。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現在利率已經處于比較低位,向下的空間肯定不如去年或者前年這么大。
技術面上,在反內卷的刺激下,股票、商品的表現是比較亮眼的。但是近期商品市場也是波瀾不驚,股票市場雖然已經有了比較大幅的上漲,但是最近也進入了調整期。不到20個交易日內,十年國債ETF的最大回撤已經超過1%了,這對債券類ETF來說其實是比較大的跌幅。我們也可以看到近期市場已經明顯走出了單邊的下跌通道。而下跌的加速段其實是受到了比如政策方面對于基金贖回費率的影響,但是近期利空有一些落地的傾向。站在當下,技術面已經存在了比較大的超跌,進入了一個比較好的反彈周期,各位投資者可以保持關注。
從投資的方式來說,十年國債ETF(511260)的配置價值核心在于十年期國債是債市的基準,配置債券基金的標準大概率就是十年期國債。此外,十年期國債是收益率和波動率的均衡之選,也是更加適應當下環境的性價比之選。同時,十年國債ETF(511260)還具有降低成本、費率更低以及持倉透明等優勢。權益部分,中證A500ETF(159338)可以起到一個比較好的底倉作用,而現金流ETF(159399)和紅利國企ETF(510720)則是紅利類相對比較偏防守屬性的品種。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