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晉“黑馬”的目標,遠不止于拿下蘇超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4 00:30:10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程鵬 劉艷美    

wzRMnLyrf36ss4wupX7LKibiayuxW6adgreCrUr1gX4TdFHrXhpLt1HSh5c96XUEcS1RpZ1ib3gHtOThmEibCS2s4Q.jpg

邁向“第一方陣”?

11月1日,一路火花帶閃電,“蘇超”終于迎來決勝戰。

最終結果也頗具戲劇化——一直被外界稱為“黑馬”的泰州,最終“一黑到底”,從更被外界看好的南通手中拿下冠軍寶座。

這是泰州難得的高光時刻。

wzRMnLyrf36ss4wupX7LKibiayuxW6adgrA4HAqriaqMGsLAh2phiaruYXbqqicQibjQFfkaUPLqfVXI1pRx2s28KLFg.jpg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在江蘇“十三太保”中,與南京、蘇州等明星城市相比,泰州顯得低調許多。究其原因,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經濟體量,泰州均位居“蘇中之中”,缺乏“爆點”,也是這座“中不溜”城市一直以來給外界的印象。

一戰成名天下知。這座曾經的“小透明”城市,如今已顯露出更大的野心。

在破局“中游”的口號下,泰州明確喊出“十五五”沖擊GDP萬億俱樂部的目標。就在不久前,泰州黨政代表團前往上海、合肥、杭州等城市考察,對接上海、“突破蘇中”的指向十分明顯。

上一個成功“擺脫”蘇中形象的城市正是南通。接過南通的“接力棒”,泰州能否乘勢而上,真正邁進江蘇省內的“第一方陣”?

01

“萬億”目標

“再也不用專門給人介紹泰州在哪了!”在泰州奪冠的消息下,不少人留下了類似的評論。

作為江蘇最年輕的城市,地理位置一直是泰州最鮮明的標簽。談論泰州時,不少人會提及鄰居揚州,不僅因為后者名聲在外,更源于二者深刻的歷史淵源——1996年的“揚泰分家”,讓原屬揚州市的泰州從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還將揚州市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市代管。

wzRMnLyrf36ss4wupX7LKibiayuxW6adgrOuZg8shr1xAqBShXCMp1T1AYFF1yB8gqicXBGbxfqribPoIiaToHicBd6w.jpg

泰州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更常被外界提及的是二者同屬的蘇中地區。追溯歷史,正是因為承南啟北的水陸要津位置,泰州成為咽喉據郡,坐擁多座長江大橋和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泰州港,以“居中”之姿貫通南北東西。

泰州也不避諱主動貼上標簽。今年4月,在一場座談會上,泰州市委書記姜冬冬用“老、中、青”三個關鍵詞來指代泰州,其中的“中”,指的正是泰州“蘇中門戶、蘇中之中”的地理坐標。

但“蘇中”帶來各類資源聚集的同時,“居中思維”也構成了城市發展的牽絆。

從南通開始,蘇中城市拉開一場“跳出”蘇中的潮流。2020年,南通就提出,要“跳出蘇中找對手”,“以開放的胸懷學習蘇南、比肩的膽氣追趕蘇南,全方位融入蘇南,全力挺進全省第一方陣”。也是這一年,南通GDP突破萬億元,成為首個萬億蘇中城市。

揚州、泰州乃至蘇北城市鹽城三市隨后跟進,均提出擺脫“居中思維”。今年,泰州屢次提出,要主動錨定發展方位,強化“第一方陣”奮斗指向、“跨江向海”前進方向和“改革創新”實踐取向,致力從“穩居中游”向“力爭上游”轉變。對于泰州而言,這也是一個重塑城市標簽的機會。

比照南通的發展路徑,“萬億城市”無疑是最具顯示度的標簽。

去年12月,泰州提出,要“錨定‘十五五’末GDP超萬億目標奮力攻堅”,不斷提高泰州經濟在全省的占比和貢獻、不斷提高在全國城市綜合實力中的位次。這也是泰州首次明確萬億目標。

但去年GDP與泰州同屬“7000億元梯隊”的揚州、鹽城,同樣瞄準“萬億”,以期成為徐州之后的下一個江蘇萬一城市,且動作更快一步。

早在2023年,揚州提出“未來三五年躋身‘萬億俱樂部’”;去年初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鹽城同樣提出“力爭用3到5年時間邁入萬億之城”,兩市目標年份均較泰州提前。

02

后起之秀

不可否認的是,從經濟體量上看,泰州不及揚州和鹽城。去年,泰州GDP為7020.95億元,剛邁過7000億元大關,而揚州、鹽城分別為7809.64億元、7779.2億元,距8000億元僅差一個身位。

wzRMnLyrf36ss4wupX7LKibiayuxW6adgrialQXe7RKGGzaHMHOveh7827lGChQZrlHTVGm2fXxzjUWEwDmDGgPPw.png

圖片來源:江蘇省統計局

但泰州并非沒有“必殺技”。

當地媒體報道,盡管總量上差距不小,但泰州近年來給揚州帶來的“推背感”同樣無法忽視。一個原因是,泰州產業發展亮點頻出,提出包括大健康、海工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晨光產業等的“大海新晨”重點產業,以“小而美”的體量,孕育出多項“單打冠軍”,甚至能夠在與全國乃至全球頂尖水平“掰手腕”。

今年,在北極航線的競逐下,大國拉起新一輪造船競爭,也讓作為造船佼佼者的泰州再次被投以關注。此前,泰州工信局局長劉江明曾指出,泰州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和國家船舶出口基地,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常年穩定在全省1/2、全國1/5、全球1/10左右。

而若回顧泰州造船業發家史,“無中生有”的彎道超車更顯特別。比起動輒200年的沿海船廠,上世紀70年代,靖江造船業從造木船起步,才標定了如今泰州造船業的歷史新起點。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靖江造船廠選擇調整產品結構,瞄準1萬至5萬噸“大廠不愿造,小廠不能造”的市場空隙,錯位發展,為當地造船業尋得超車可能。

2009年,機電船舶最終作為泰州首個銷售突破千億元的產業集群破土而出,較早搭建起泰州工業的骨架。

大健康產業的崛起,更能顯示出泰州企業對于產業發展新機遇的準確切入。

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原料藥產業走向出口,一些沿海城市有了原料藥生產基地的雛形。同樣在上世紀70年代前后,泰州扎堆出現了幾家鄉鎮制藥企業,他們成為如今揚子江藥業、蘇中藥業、濟川藥業等藥企的前身,也構成了泰州醫藥產業的最初底盤。而后,他們抓住機遇,布局仿制藥,填補中國藥品空白,僅揚子江藥業一家企業,2020年營收就已超過千億元。

一個突破性的動作發生在2006年。當年,在“不少人覺得很‘虛’,選擇發展醫藥產業意味著一場‘豪賭’”的情況下,泰州整合原省級開發區——泰州經開區資源的基礎上,啟動建設中國醫藥城,2009年,建成的醫藥城獲批成為我國首個醫藥專業國家級高新區。到去年底,醫藥城已匯聚了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1300余家藥企。

wzRMnLyrf36ss4wupX7LKibiayuxW6adgrtAmxHH9wCbsMXanBiby0h50A0rXI1qsda7fz0vYwx1U5PXDiaO2ia95yw.jpg

圖片來源:泰州發布

一邊是強勢發展的本土企業,一邊打造產業載體、引進國際項目,推動泰州生物醫藥集群去年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到今年,泰州醫藥產業產值有望突破4000億元。

03

隱憂仍存

產業無疑也是泰州沖刺萬億的最大底氣。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泰州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7.4%,比全省高0.6個百分點。其中,參照上半年數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增長勢頭較快,增速分別為22.3%、9.8%。

盡管亮點產業不少,并不意味著泰州可以高枕無憂。

以造船業為例,全球新造船市場歷經5年增長,市場正出現常態性波動。從全國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受其影響,泰州造船完工量83艘46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1%。

而從經濟總量來看,泰州前三季度GDP增速為5.4%,不僅比上半年的5.7%增速放緩0.3個百分點,距離年初定下的6%的預期目標,也還有一定距離。

為此,泰州也有意挖掘新產業增長點,著力點正被放在所謂的“新”和“晨”上。

wzRMnLyrf36ss4wupX7LKibiayuxW6adgrHITYKpozP4rEEBJB0fib0B0ajwicnAtb3mRRnKIFnnNibuFl2yMqsvSpw.jpg

圖片來源:泰州發布

今年9月開始,泰州市委書記姜冬冬帶隊,先后前往上海、合肥、杭州等城市,展開新一輪招商“攻勢”。走訪企業名單中,有來自泰州自身優勢突出的醫藥產業,也有今年備受關注的“杭州六小龍”之一宇數科技、智元創新等機器人企業,后者被認為是“新智造”產業的代表。

事實上,泰州此前在機器人產業上已有所斬獲。據當地媒體報道,泰州培育出占據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產量1/4的擎朗,在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均有相關企業儲備。在此基礎上,泰州今年還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加強人工智能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

泰州還期望打造更面向未來的“晨光產業”。在外界看來,將其定義為“晨光”,意味著泰州將發力搶跑,在未來產業規模相對較小時先一步“下注”,就如此前數個“無中生有”的產業一般,為泰州打造新發展引擎。

在慰問此次奪冠的泰州隊時,姜冬冬特別提及泰州的“三個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質,即“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就如泰州企業,不斷“以下克上”,進入決賽,乃至問鼎冠軍。

對于泰州這座城市而言,又能否復刻此次蘇超的比賽路徑,奮起直追?

記者|楊棄非

編輯|?劉艷美?杜恒峰

校對|許紹航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