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新聞傳媒中心 2025-10-21 20:35:07
人工智能產業鏈,半年發展指數全省第1;機器人新賽道從“跟跑”到“領跑”;涪城區特種環境作業機器人產業集群獲批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今年已引進優理奇等12家鏈屬企業……
當前的綿陽,正著力推進“587?”重點產業建圈強鏈。作為7條特色產業新賽道之一的機器人產業借著這股東風蓬勃發展。

如果說,我們通常看到的會跳舞、會奔跑的機器人,主要是對其“小腦”的開發訓練。那么要想讓機器人走進家居生活,做家務、進行照護服務等,還需要對它們的“大腦”進行強力賦能。
從行動靈活地在路面巡邏,到隨著音樂節拍動感起舞;從應答自如地對話,到穩定地將各種物品放到對應的置物筐中……10月20日,記者走進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看到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大顯神通,仿佛進入了一個科幻的世界。

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是一個集機器人研發創新、訓練驗證、標準制定、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機器人產業綜合服務平臺,肩負著推動四川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的使命。
通俗一點來講,這里就相當于給機器人打造了一所“學校”,通過模擬構建豐富的物理環境、實現深度交互與海量數據采集,加速機器人自我學習、算法迭代與能力升級,提升機器人智能化水平,助推機器人在多領域深度應用。

在訓練場二樓的一處家居區記者看到,一款白色的機器人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將散落在桌面上的礦泉水、膠帶、錢包等依次放入筐中。這既需要機器人精準識別物體,又要考驗其機械控制的能力。
“通過我們的訓練,可以不斷收集在平時在操作中遇到的一些情況,比如VR設備映射延遲、定位點偏差等數據,反饋給開發人員進行進一步調整。”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技術人員劉豪文表示。

作為西部首個省級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該訓練場按照“1+2+N”模式,打造1個創新中心,“軍用、民用”2個集中訓練基地,N個多元化末端一線應用場景,加快建設集研發創新、訓練驗證、標準制定、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機器人產業綜合服務平臺。

訓練場一樓為商貿文旅訓練場景,打造機器人集市、機器人小劇場,通過數據賦能,訓練機器人基于多模態的空間感知與定位、基于知識庫的智能問答與交互性能。
訓練場二樓為社會民生訓練場景,通過還原家電賣場、智能家居場景,訓練機器人在顧客跟隨與指向性講解、情緒感知及意圖識別、家務操作及情感陪伴等方面的性能。
訓練場三樓為先進制造訓練場景,1:1復刻搭建工業場景,訓練機器人掃碼貼標、物料搬運、柔性穿線等工業制造性能。

“目前,訓練場與優理奇、樂聚、天鏈等5家機器人本體企業展開合作,進行機器人訓練數據采集的工作。”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項目經理張維告訴記者,通過重復的訓練,不僅能提升機器人的交互、運動控制等基礎能力,同時通過定制化場景,比如長虹、華豐以及富臨精工的生產場景,可以加速機器人實際應用落地。“目前我們的智能螺釘機器人以及我們的虹曦導覽導購機器人,已經在工廠和賣場落地應用。”

“訓練場”下一步怎么走?對此,張維表示,他們將通過持續的訓練,形成一批高質量的數據,將訓練場打造成數據共享基地、技術攻關中心、產業孵化平臺,同時引入更多的場景和更多的機器人企業進行合作,將機器人異構的數據進行打通。
“目前在行業里,機器人異構數據一直是困擾訓練提升的難題,讓機器人的訓練和具身智能大模型訓練都遇到了很大的阻礙。我們訓練場通過加入更多的場景,讓機器人的訓練數據得到補充,同時建設打通異構的數據平臺,推動機器人產業鏈發展。”張維介紹。

作為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核心承載地,綿陽正錨定“587?”重點產業體系新賽道,聚力構建機器人全產業鏈生態,推動這一新興產業從“新賽道”向“主賽道”加速邁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