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融媒體中心 2025-10-21 20:34:09
居民小區既是群眾生活的“美好家園”,又是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更是法治建設的“小微單元”。自去年啟動小區依法治理試點工作以來,南充市聚焦解決小區“誰來治、治什么、怎么治”核心問題,創新探索出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治理舉措,將小區依法治理升級為居民“幸福體驗”,為構建基層治理“大格局”注入法治動能。

近日,一場因高空拋物引發的鄰里矛盾糾紛,在高坪區萬科金潤華府小區“思法亭”調解,雙方在小區“亭審團隊”的調解下握手言和。
 
 
高坪區萬科金潤華府小區常駐法官 蒲佳翔:大家商商量量就把這個事情解決了,都是鄰里鄉親這些,到時大家簽個調解協議,這個事情就了結了。
 
 
作為該區推進小區依法治理、化解矛盾糾紛的創新載體,“開亭啦”依托法官、律師、人民調解員等調解主體和法治專員的專業優勢,將小區居民日常活動場所“搭建”為說事、議事、解事的“思法亭”,從而實現“小區有事大家議、小區矛盾大家解”的良好生態。
高坪區小區依法治理試點工作負責人 劉仁斌:“亭審團隊”通過現場調解與法律宣導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成功促使矛盾雙方達成了和解,也起到了現場“以案釋法”的良好效果。目前,我們已累計“開亭”化解矛盾糾紛32起,群眾遇事找“法”的意識明顯增強。
 
 
如果說鄰里糾紛的化解考驗治理“巧勁”,那么業主與物業的矛盾則需要制度“韌勁”。在閬中市華胥南苑小區,居民訴求多元與物業服務不匹配的問題,一度成為業主與物業發生紛爭的“導火索”。
閬中市華胥南苑小區業主 王東:我們這個小區,在業委會成立之前,就說樓頂漏水、鄰里之間的矛盾,還有地下室滲水這些現象,根本就沒有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改變就發生在這一年間。去年7月,該小區被納入南充市小區依法治理試點后,當地將提升物業服務質效作為破局點,通過明確物業履職清單、提前預警履職風險、構建監督考評體系等舉措,讓業委會依法履職監督成為小區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閬中市華胥南苑小區業委會主任 李軍:去年市上組織我們學習了《物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引導我們組建了完善的監督機制,在履職盡約這塊,加上他們物業主動服務,都有明顯的提升,業主對物業的評價度和信任度也提升到92%以上。
 
 
從“思法亭”的“微調解”到物業清單的“硬約束”,南充市在小區依法治理試點工作中不斷創新探索,將治理過程轉化為“服務體驗”、讓法律條文轉化為“生活實踐”。一年來,南充市緊扣為民解憂、創新賦能、多元參與“三個導向”,以解決小區業委會成立難、矛盾糾紛調處難、多元協同共治難等突出問題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治理方法和創新舉措,使“法治小區”與“幸福家園”實現了同頻共振。?
 
 
南充市委依法治市辦秘書科科長 鄧小莉:我們將通過試點小區總結經驗做法,在更大范圍深化創新探索,進而引導小區治理向責任主體懂法、運行機制尊法、小區管理依法、居民群眾學法、化解矛盾靠法、共建共治用法轉變,加快構建權責清晰、依法履職、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