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14:30:55
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袁東
今天市場跌得稀里嘩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看點。
最大的看點,就是高股息公司的典型代表,2.7萬億市值的農業銀行(601288.SH),股價又創了歷史新高。
你以為銀行股股價漲得慢,漲幅比科技股小吧。但回過頭看,農行的A股,前年漲了42%,去年漲了60%,今年還沒完,又漲了48%。三年下來,這個表現簡直不要太舒服。
農行之所以長期表現很好,是因為它能長期保持高分紅,其A股股息率在3.2%左右,過去十年,個別年份的股息率一度超過10%。在“0利率”的現在,如此穩定的高分紅,對于機構大資金,以及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來說,確實有很大吸引力。
而今年,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是,一旦大盤趨勢走弱,高股息板塊就逆勢走強。不僅僅是銀行股、水電、煤炭等公用事業板塊基本都是如此。
不過,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今天,農行A股創歷史新高,最高漲到7.69元人民幣,而H股,雖然走勢也很強,但股價卻只有5.56港元。算上匯率,農行A股比H股溢價了超過30%。而從今年的整體表現看,農行H股的累計漲幅也只有33%,明顯落后于A股。從估值來看,農行A股市盈率9.5倍,市凈率0.99倍;而H股市盈率只有6.31倍,市凈率才0.66倍。
同樣都是農行,A股、H股兩地上市,同股同權,每年分紅的方案都一樣,股價越低,對應的股息率就越高。那么,為啥農行H股的吸引力反而比A股低了那么多?
吸引力低,自然有低的道理。如果你想通過港股通渠道,以更低的農行H股股價,去享受每年同樣的分紅,那就一定會吃虧。
這里最大的區別,在于股息紅利的稅收問題。
就個人投資者而言,如果你在A股獲得了股息分紅,都是按照2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分紅收入1元,征稅是0.2元。但是,如果你持股超過1年,就可以免稅。持股期限在1個月到1年,就稅收減半。只有你的持股時間在1個月以內,才會全額納稅。
但是,如果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渠道持有港股,并且獲得了股息紅利,不論持股時間長短,都需要按照20%的稅率繳稅。這稅一繳,到手的也就沒幾個子兒了。
所以,正是這一稅收差異,降低了港股銀行股給內地個人投資者帶來的實際回報,從而壓低了銀行股的估值。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平時看南向資金凈買入很多港股,卻很少看到農行等高股息公司上榜的原因。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601288.SH 1288.HK)\農業銀行(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