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港股“子”曰 | 放心,不會涼!

2025-09-11 17:03:45

 主筆 | 曾子建    每經編輯|袁東    

今天(9月11日),A股猛漲,港股又落后了。主要原因是,港股創新藥板塊拖了后腿,多家公司跌幅超過10%。

很多朋友擔心,港股創新藥會不會涼了?首先聲明,筆者不持有港股創新藥個股,也不持有相關基金產品,但同樣關心這個板塊。

創新藥今天突發大跌,導火索是美國那邊傳出了關于創新藥的不利消息。簡單說,就是特朗普政府在考慮對中國的藥品實施嚴格措施,以限制中國創新藥。

對于這個消息,筆者認為,這不會對中國創新藥造成實質性的沖擊。短期調整,很可能只是港股創新藥板塊的又一次“倒車接人”。

更何況,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類似的傳聞了。前不久的5月,特朗普曾經說要讓美國藥價大幅下降,讓美國成為全球藥價最低的國家。當時,港股創新藥也是短線急跌。5月7日,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單日下跌近4%,5月12日該ETF單日下跌4.5%。回過頭來看,兩天大跌之后,港股創新藥重拾升勢、一路上行,成為今年整個港股市場最強的板塊。

這一次,港股創新藥板塊在早盤又受到明顯沖擊,港股相關行業ETF產品早盤跌幅一度超過8%。這也很正常,誰讓港股創新藥是今年整個港股最強的板塊呢?而今年港股的ETF能夠漲翻倍的,都來自創新藥。所以,稍微有個利空,籌碼松動一下,只算是技術調整,根本不用慌。

不用慌,自然是有底氣的。大家要知道,今年中國創新藥起飛的背后邏輯,是迎來了“供給側突圍”。美國制藥巨頭正面臨嚴峻的 “中年危機”,年銷售額超百億美元的重磅藥物集中迎來專利到期,2024~2028年期間,全球將有價值3500億美元的專利藥失去保護。而新藥研發管線的青黃不接更讓巨頭們焦慮——傳統新藥研發周期長達10~15年,成功率不足10%,臨床Ⅲ期失敗率高達 56%。所以,真正著急的是老美。而近十年來,中國創新藥行業催生了一批具備全球競爭力的Biotech企業,這些企業開創的“快速跟隨+差異化創新”模式,與美國藥企形成完美互補。

最后筆者想說,資本圈早已形成共識——凡是被限制的行業,哪一個不是最牛的?奉勸那些空頭們,還是少搞這些騷操作。

(作者郵箱:44900418@qq.com)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