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深讀100

每經網首頁 > 深讀100 > 正文

去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500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糧食安全線,“十四五”期間高標準糧倉倉容逐年增加

2025-10-14 12:40:32

10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糧食流通改革成效。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局長劉煥鑫表示,“十四五”期間國家糧食安全獲保障,年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流通保障能力提升,市場化收購占九成以上。副局長秦玉云介紹,國家糧食和儲備局推動制修訂糧食領域國家標準100多項,強化質檢體系,庫存糧油質量總體良好,將守牢糧食質量安全底線。

 每經記者|石雨昕    每經編輯|陳旭    

10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糧食流通改革發展成效等相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局長劉煥鑫在發布會上介紹,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十四五”時期,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5年來,全國糧食年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4年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人均糧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達到500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人均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與此同時,全國糧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從設施條件看,全國糧食標準倉房完好倉容超過7.3億噸,比“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萬噸。高標準糧倉倉容逐年增加,具備低溫準低溫儲藏能力倉容達到2.2億噸,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萬噸。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攝

市場化收購已占糧食收購量九成以上

“十四五”時期我國年均糧食收購量在4億噸以上,這么大規模的糧食收購工作是怎么組織的?當下秋糧正陸續收獲上市,如何做好秋糧的收購?

對此劉煥鑫表示,組織好大規模的糧食收購,市場和政府協同發力是關鍵。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堅持市場化取向和保護農民利益并重,深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價格形成機制,著力激發市場購銷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并對重點糧食品種在主產區開展政策性收儲,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保護農民種糧利益。

劉煥鑫介紹,市場化收購已成為糧食收購的“大頭”,占收購量的九成以上,有效發揮了暢流通、增活力的作用。政策性收儲,包括對小麥、稻谷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和對相關品種組織各級各類儲備收儲,有效發揮了穩預期、兜底線的作用。

“實踐證明,我國采取的市場化收購+政策性收儲的政策,是符合國情、糧情的一項制度安排,應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劉煥鑫強調。

他還表示,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近3/4,涉及品種多、數量大、范圍廣。今年的秋糧收購工作正在陸續展開,要著力推進市場化收購。緊緊圍繞“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有車運糧”,強化人員、倉容、資金、運力等要素保障,深化產銷合作,加強農企對接,多措并舉引導各類企業積極入市,活躍市場購銷。

與此同時,要精心組織政策性收儲。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及時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指導相關企業根據農民售糧需求,合理布設庫點,優化收購流程,提高作業效率,切實把政策落實到位。同時,合理把握各級各類儲備收儲輪換時機節奏,精準落實調控措施,推動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此外,為順應農民售糧新特點新變化,國家糧食和儲備局指導各類糧食收購主體做好現場、信息、咨詢、產后等各環節服務工作,統籌用好線上線下渠道,讓售糧主體少排隊、快售糧。針對不利天氣等影響,優化糧食產后烘干等服務,加強儲糧技術指導,把糧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劉煥鑫強調,要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各品種市場運行和價格變化等情況,適時發布糧食收購進度、價格等信息,便于各類市場主體合理安排購銷活動。嚴格糧食收購執法監管,從嚴懲治坑農害農行為,堅決維護農民利益。

推動制修訂糧食領域國家標準100多項

糧食質量安全直接關系民生,保障糧食質量安全涉及多個環節,在糧食收購和儲存環節如何確保糧食質量安全?

對此,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副局長秦玉云介紹,糧食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群眾吃得更安全、更放心、更健康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內容。

“十四五”時期以來,國家糧食和儲備局推動制修訂糧食領域國家標準100多項、行業標準50多項。在標準制修訂過程中,突出綠色、優質、營養、健康,切實維護消費者健康和權益。

比如,根據我國糧食生產收獲實際,修訂了小麥等相關品種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完善了質量指標。在儲存環節,制定糧倉建設、儲糧技術等系列標準,助力高標準糧倉建設,有效提升綠色儲糧技術水平,提升了糧食儲存品質。在加工環節,制修訂了小麥粉、菜籽油等國家標準以及全谷物相關標準,引導糧油適度加工,促進糧油科學健康消費。

與此同時,在強化質檢體系方面,著力推進以省級為龍頭、市級為骨干、縣級為基礎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形成了上下聯動、響應及時、信息暢通的檢驗監測網絡體系。持續提升糧食檢驗檢測能力,在糧食質量安全監測抽檢、政策性糧食出入庫質量安全把關、標準制修訂和技術研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服務和支撐保障作用。根據近年來檢查的結果看,庫存糧油質量總體良好,儲存較為安全。

“今年3月,中辦、國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強調要建立健全協同監管機制,強化全鏈條監管合力。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落實糧食收購和儲存環節責任,圍繞加快建立食品貯存監管機制,不斷提升糧食質量安全監測能力,依職責加強監管,切實守牢糧食質量安全底線。”秦玉云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石雨昕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