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農業農村部曬“十四五”成績單:谷物基本自給,14億人飯碗端得更牢;保障農產品質量,守住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25-09-16 13:49:57

9月16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三位領導介紹了“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成就。糧食產量創新高,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農業現代化進展顯著,宜居鄉村建設有成效,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鄉收入倍差縮小。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有保障,高毒農藥退出大田,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新制修訂多項標準,嚴控生產安全關。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張益銘    

9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副部長張興旺、麥爾丹·木蓋提介紹“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并答記者問。

韓俊指出,去年全國的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比2020年增產了740億斤。現在人均糧食占有量已經達到了500公斤。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城鄉居民收入比降到2.34:1

韓俊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4億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糧食產量邁上了新的臺階,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國家糧食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同時,棉油糖產能也是持續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產品的供給充足,種類多樣,老百姓的餐桌越來越豐富。

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成色更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后,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推動相關的責任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有效銜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的監測和幫扶體系,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目前,已經累計識別幫扶600多萬監測對象穩定消除了返貧致貧的風險,其他的也都落實了相應的幫扶措施。

農業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堅持用現代設施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服務農業,推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去年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了63.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超過了96%。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各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推進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打造各具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去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營收達到了18萬億元左右,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現在衛生廁所的普及率全國平均達到了76%左右,鄉村的水電路氣房信(信指的是信息化設施)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農村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開展高額彩禮等突出問題治理,村BA、村超、村晚等“村字號”的文體活動精彩紛呈。

農民收入水平持續提升。“十四五”時期,農民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3119元,城鄉居民收入的倍差是逐步縮小的。去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了2.34:1,縮小趨勢非常明顯。

農村發展活力不斷煥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扎實開展,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經累計培育農民合作社超過200萬家,家庭農場近400萬個,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全國現在有110多萬個經營性服務主體,去年服務面積超過了22.9億畝次。可以說,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有力地促進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高毒農藥已從大田農業生產中退出

麥爾丹·木蓋提介紹,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十四五”期間,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守住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健全法規“防火墻”。推動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強對生產主體監管,從嚴對違法使用禁用藥物和常規藥物殘留超標的處罰,讓這部法律真正“長牙”“帶電”。新制修訂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3782項,比“十三五”末增加了近四成。新制修訂農業行業標準1373項,淘汰落后標準491項,目前有效農業行業標準6471項,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各環節基本實現了有標可依。

嚴控生產“安全關”。如期完成高毒農藥淘汰任務,高毒農藥已經從大田農業生產中退出。2017年以來,獸用抗菌藥使用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全面停用促生長類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從源頭上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織密監管“一張網”。每年開展風險監測,將人民群眾日常吃的果菜茶、肉蛋奶、魚蝦蟹都納入監測范圍,發現問題及時溯源處置。在鄉鎮實施網格化管理,推行“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推廣新型膠體金快速檢測技術,在地頭上就能夠出農藥殘留的檢測結果,讓監管“最初一公里”扎得更牢。全面實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農產品上市有了“身份證”,壓實了生產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打好一套“組合拳”。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對重點問題品種采取精準治理,一個品種一套治理措施,加密日常巡查,每月開展抽檢。對問題突出的地方,點對點進行約談提醒敦促,壓實壓緊屬地責任。嚴格執法辦案,對違法行為露頭就打、絕不姑息,相關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