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只剩不到一個月!非車險“報行合一”落地,財險機構積極備戰:考核、產品、渠道多維度部署,“一堆配套的事要弄”

2025-10-11 19:52:17

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非車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財險公司優化考核、規范產品、強化費率管理,推動非車險業務高質量發展。《通知》11月1日起實施,已有財險機構從多維度部署,確保符合“報行合一”要求。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廖丹    

日前,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非車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財產保險公司優化對非車險業務的考核機制,規范產品開發使用,強化保險費率管理,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產品,推動非車險產品的使用符合備案內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三個月前,監管就在業內下發了《通知》的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通知》落地,有機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已經著手從考核、渠道等方面開始部署。

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非車險業務要實施“報行合一”,上半年業內就在流傳這個消息。而后,相關的征求意見稿出爐。

今年8月,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于澤就指出,非車險長期虧損,主要原因在于脫離了保險定價的大數法則。“產品在銷售過程中通過差異化來降低費率,使得大數法則無法實際應用。”于澤指出,非車險“報行合一”的監管政策落地,將引導行業回歸保險本源。

如今,就在征求意見稿出爐的三個月后,《通知》終于正式出臺。根據《通知》內容,財產保險公司應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合理降低保費規模、業務增速、市場份額的考核要求,有效提高合規經營、質量效益、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考核權重。財產保險公司要結合市場承載能力和自身發展基礎,合理規劃非車險業務發展,加快由追求規模、速度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

與此同時,《通知》還對財產保險公司費率管理、條款費率使用、保險中介管理、經營管理費用、保費收入管理、批單退費管理等方面作出進一步細化要求。

在費率管理方面,要合理設置預定附加費率和手續費率水平,不得設置與所提供服務不符的高額費用。主險精算報告和附加險備案材料應明確列示預定附加費率、平均手續費率和逐單手續費率上限。財產保險公司應建立費率定期回溯和動態調整機制,精算假設與實際經營情況偏差過大時,應及時調整并重新備案,必要時應先行停售相關產品。

同時,《通知》要求財產保險公司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明確財產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不得通過特別約定、批單、協議、備忘錄等方式實質改變經備案的保險條款責任,不得通過違規拆分保險標的、拆分保險金額、更改被保險人屬性、更改標的使用性質、提高或降低免賠額(率)等形式變相調整保險費率。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通知》的發布,是金融監管總局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推出的重要舉措,是對非車險監管政策的全面梳理和系統優化。《通知》堅持問題導向,把握市場規律,引導理性競爭,能夠有效促進非車險業務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保險保障。

財險機構:將從多個維度展開系統性部署

作為區別于車險的業務,近年來非車險業務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非車險保費收入達5140億元,同比增長5.65%,占財險業總保費收入的53.29%,較2024年同期的53.02%提升0.27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通知》中提到的非車險業務是指機動車輛保險以外的其他財產保險業務。

“《通知》的出臺是推動非車險業務從‘規模導向’向‘質量導向’轉型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引導行業回歸理性競爭與可持續發展。”安盛天平財險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一貫秉持合規經營與長期主義理念,對此我們表示積極支持,并將嚴格遵循監管要求,加快推進內部調整與業務優化。”

據悉,《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留給機構調整的時間已不足一個月。

“內部有一堆配套的事情要弄。”有財險內部人士在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

安盛天平財險方面對記者表示,在具體落實方面,公司已從考核機制、產品管理、渠道合規及客戶權益保護等多個維度展開系統性部署,確保在11月1日前全面符合“報行合一”要求。此外,公司也將強化分支機構培訓與系統支持,保障政策平穩落地。

金融監管總局亦表示,下一步將指導各派出機構和財產保險公司做好政策落實,穩步推進非車險監管要求落地見效,更好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實現非車險業務高質量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