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9 22:46:58
2018年至今,四年時間里,郭元強兩度跨省調動。此番履新,他又將如何為武漢打開新局面?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武漢市委書記空缺近5個月后,郭元強上任,回到他大學母校所在的城市。
9月29日,據湖北日報消息:近日,中共中央批準:郭元強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武漢市委書記。
現年56歲的郭元強(1965年7月生)是河南光山人,曾在華中師范大學求學四年,工科專業出身。后長期在廣東求學、任職,長達28年。
履歷顯示,郭元強2003年由學轉仕,擔任副廳級干部;五年之后,升至廳級;又過了十年,官至副省級。快速上升的節奏,與其經歷的“三次選拔”有關。郭元強也由此“從技術型干部轉型成為管理型干部”。
2018年至今,四年時間里,郭元強兩度跨省調動。此番履新,他又將如何為武漢打開新局面?

郭元強 圖片來源:江蘇省商務廳
郭元強曾長期從事學術研究工作。1988年,郭元強自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專業畢業后,赴廣西農學院任教。1990年赴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1993年畢業后,到廣東省石油化工進出口公司任工程師,從事石油化工產品進出口貿易。1996年,郭元強又回到中科院從事研究,并在其后5年時間里赴華南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001年12月,這位工學博士初涉政壇。當時還在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實驗室任研究員的郭元強,掛職任深圳市科學技術局(知識產權局)局長助理。“實習”一年又三個月后,郭元強正式由學入仕。
2003年,廣東省委在全省聯合公開選拔副廳級領導干部,郭元強參加競選,成為20名副廳長之一,出任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是廣東省首次實行省、市、縣聯合公選。據公開報道,他的筆試、面試總分分別為94.16分、165.38分,在“年輕干部類”考生中分列第一、第七位。
2008年,郭元強第二次參與選拔,而這次甄選范圍則擴大至全國。
當年,廣東面向全國公開選拔100名優秀年輕廳、處級干部,入選的郭元強由此走上地方領導崗位,擔任茂名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以及茂名市代管縣級市高州市委書記。
積累了兩次公開選拔經驗后,郭元強朝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
2012年2月,廣東省委組織部決定采用“公推比選”方式在全省范圍內公開選拔省外經貿廳廳長,這也是廣東首次拿出省政府組成部門正職進行公開選拔。最終,時年45歲的郭元強脫穎而出。
報名這輪“公推比選”的干部共32名,要經歷“曬成績、曬能力、曬家產”三道關。近一個月層層比選的過程,其嚴格激烈程度,讓參選干部直言“有點兒手心冒汗”。
“曬能力”這一步,參選干部要站上演講臺,用15分鐘完成英語自我介紹、談如何勝任、根據調研報告回答考官提問。2012年3月6日,演講PK賽經過“32進23”“23進6”之后進入到“6進3”環節,被票選出來的3人隨后將進入“曬成績”“曬家產”的考察環節。
據報道,“6進3”這場演講PK賽,臺下坐著140名評委,他們來自廣東省外經貿廳機關全體干部和直屬單位班子成員。由這些人打分,選出心目中的廳長。
擺在他面前的提問是:在轉型升級中,如何辯證地看待政府推動和市場引導的關系?
郭元強回答:既不能驕傲自滿、盲目樂觀,也不能過高估計困難。政府不能包辦,要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創造性;政府也不能無所作為,要加強對產業的指導和引導。
談及對外經貿廳廳長工作的認識時,郭元強表示,假如當上這個廳長,第一步就是要進行調查和研究,抓住廣東外經貿在轉型升級中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問題。
除了“三次選拔”,“救火隊員”也是其從政經歷中的一個標簽。
2016年3月23日,時任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被查。第二天上午,珠海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郭元強由廣東省商務廳廳長轉任珠海市新一任市委書記。這也是他首次主政地方。

圖片來源:攝圖網
廣東省委組織部對郭元強的評價是:政治上成熟,大局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理論政策水平比較高,統籌駕馭能力比較強,擔任珠海市委書記是合適的。
在任近兩年時間,“創新”成為郭元強屢屢強調的發展重點。
到珠海任職后的首次工作調研,郭元強就來到高新區科技園區、高新企業,提出“創新驅動是珠海市發展的核心戰略,應該作為珠海轉型升級的主抓手”。
之所以強調創新,郭元強提到,珠海地方不大,要在珠三角發展中保持“有質量”的特色,就要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珠海城市品牌影響力大,創新驅動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吸納能力強,完全具備實現創新驅動的良好基礎、環境和條件,這也是珠海強調創新驅動的現實可能性。
2016年底,珠海市第八次黨代會明確將創新驅動和開放引領作為珠海的兩大戰略。郭元強指出,創新發展既是珠海的優勢所在,也是珠海的短板所在,更是珠海未來的努力方向。
2018年1月16日,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17年的“實體經濟貢獻率明顯提升”,同時“房地產調控取得實效”,創新環境也在不斷優化。
緊接著,在主政珠海即將滿兩年之時,郭元強迎來第一次跨省調動。
2018年1月,郭元強出任江蘇省副省長,負責人社、商務、口岸、外事、港澳事務方面工作。分管領域與此前在廣東省內的工作一脈相承。
2019年10月,郭元強進入江蘇省委常委,并擔任省委秘書長、省委省級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
2021年2月,郭元強擔任省委組織部部長,并兼任江蘇省委黨校(江蘇行政學院)校(院)長。
7個月后,他再度跨省履新,首度主政副省級城市,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武漢市委書記。

圖片來源:攝圖網
9月29日,武漢市召開領導干部大會。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評價,郭元強同志政治素質好,經過多崗位歷練,熟悉黨務和經濟工作,善于統籌謀劃,事業心責任感強,要求自己嚴格。
武漢重任在肩,應勇在領導干部大會上強調,武漢要堅定不移強化政治擔當,在扛起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重大使命上發揮龍頭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兩個月前,《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外發布。意見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中部地區特別是湖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需要作出更大努力。
這份8000余字的“綱領性文件”,9次點名湖北,8次點名武漢,并具體提到 “在長江沿線建設中國(武漢)光谷、選擇武漢等有條件城市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武漢信息光電子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支持武漢都市圈建設,加快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加強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提升武漢區域航空樞紐功能、鼓勵武漢建設臨空經濟區”等重要任務。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武漢城區常住人口為995萬人,距離超大城市門檻僅5萬人之差。
接手這樣一座特大城市,無論是社會經濟建設,還是城市管理治理,以及帶動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對主政者都是極大的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