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7 20:33:58
每經編輯|孫志成
站上3600點!
今天,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滬指漲0.43%,收于3608.85點,深證成指漲0.7%,創業板指漲0.92%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數據顯示, 最近4天,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超470億元 ,這樣的連續凈買入力度歷史罕見, 按此趨勢,本周合計凈買入額大概率將刷新歷史紀錄!
近日A股市場重新活躍,量價齊升,北上資金的大舉進場掃貨顯然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27日,北向資金尾盤加速流入, 全天再度大幅凈買入146.28億元 。

近幾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大幅流入。
26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91.0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69.78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1.25億元。
25日, 北向資金截至收盤合計凈流入217.23億元,創下單日凈流入新高 。其中,滬股通凈流入168.12億元,深股通凈流入48.11億元。此前,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額最高紀錄為214.30億元,發生在2019年11月26日。
近四個交易日,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超470億元。這一數據已超過A股歷史上此前任何一周合計凈買入額。數據顯示,在此之前,A股史上北上資金單周合計凈買入額最高出現在2018年10月29日至2018年11月2日這一周,當周合計凈買入額達到346.34億元。

這意味著, 只要明天北上資金凈買入為正值,或者即便出現少量凈賣出,本周合計凈買入額都會創下歷史紀錄 。
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公司尾盤集合競價階段出現明顯放量異動。市場人士指出,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 2021年5月的指數季度調整結果于今日收盤后生效,北向資金尾盤異動與之關聯明顯。

科創板5只個股首度進入
27日,MSCI將再次迎來重要時間點。MSCI日前公布了2021年5月指數季度調整結果,本次調整結果將于2021年5月27日收盤后生效。
?
本次調整中,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109只個股,其中包括39只A股股票;同時移出96只個股,其中包括19只A股股票。其中,康希諾-U、中國通號、瀾起科技、杭可科技、睿創微納5只科創板股票本次新納入MSCI中國A股指數, 這也是科創板股票首次進入MSCI旗艦指數系列 ;中國寶豐能源A股和贛鋒鋰業H股則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受科創板5只個股首度進入MSCI旗艦指數即將在盤后生效刺激,科創50指數高開高走,收漲2.47%。

多只中大盤股尾盤集合競價大幅波動,福萊特、杭可科技、康龍化成、九洲藥業、華峰化學等39只新增納入的個股尾盤均有不同程度拉升,其中,福萊特尾盤3分鐘更是漲近3%。
與此同時,被剔除的個股尾盤多數呈現下跌狀態,其中,東陽光、網宿科技、機器人、泛海控股、聯美控股、易事特等多股尾盤跌逾1%。
此外,多只化工板塊龍頭也獲得外資青睞,榮盛石化、東方盛虹均有明顯拉升表現。
近幾年來,隨著A股納入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且權重不斷增加, A股國際化進程也進一步加速。外資通過北向資金大舉掃貨A股,為股市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增量資金 。
科創板股票納入MSCI旗艦指數后,無疑也將帶來不少增量資金,同時也能提高科創板股票的流動性。

貴州茅臺再獲外資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茅臺重獲外資青睞。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貴州茅臺為最近7日北向資金凈流入最多的個股。此前一段時間,北向資金一直在賣出貴州茅臺。
?

圖片來源:Wind
部分海外“茅臺大戶”旗下基金的最新動向也印證了這一點。5月25日,據中國證券報,海外持有貴州茅臺最多的機構——資本集團旗下基金4月份增持貴州茅臺。該機構旗下的“資本集團新世界基金”在4月加倉了貴州茅臺。今年一季度,資本集團旗下多只基金減持貴州茅臺。
不過,4月資本集團似乎改變了態度。晨星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這只基金持有的貴州茅臺股份數環比增加了1.4%,目前,貴州茅臺位列其第6大重倉股。基金的前10大重倉股還包括騰訊控股(H)、再鼎醫藥(ADR)。

北上資金為何突然暴買A股?
北上陸股通資金近日加速凈買入A股背后,有何原因?
據證券時報,市場普遍認為, 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近日人民幣的升值 。
由于A股資產以人民幣計價,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提升了A股對外資的吸引力。數據顯示,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創下最近3年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近日就人民幣匯率問題答記者問時指出: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目前,我國外匯市場自主平衡,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匯率預期平穩。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繼續取決于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雙向波動成為常態。
人民銀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制度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都是適合中國的匯率制度安排。
人民銀行將注重預期引導,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此外,前幾個月A股核心資產價格調整后,也為北上資金提供相對合理的買入“水位”。
數據顯示,在今年春節后開始的一波大級別調整后,A股市場不少行業龍頭調整幅度超過40%,甚至腰斬,與此同時,相關公司業績仍在增長,使得其估值逐漸趨于合理。
而近日在北上資金連續暴買,以及券商、白酒等龍頭品種反復表現的刺激下,A股市場顯然已重新活躍以來,市場總體量價齊升。
2021年5月27日,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第七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30家成員機構代表參加會議,會議選舉中國銀行行長劉金為新一屆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主任委員,審議通過了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成員分層調整方案以及自律規范修訂事宜。外匯自律機制成員機構專題就風險中性相關工作進行交流。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CFXC)主任委員、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出席并講話,副主任委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外匯自律機制相關指導司局和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委員參加會議。
會議認為,當前外匯市場總體平衡。未來,影響匯率的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幣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沒有任何人可以準確預測匯率走勢。不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匯率測不準是必然,雙向波動是常態,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個人,都要避免被預測結論誤導。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適合中國國情,應當長期堅持。在這一匯率制度下,匯率不能作為工具,既不能用來貶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來升值抵消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關鍵是管理好預期,堅決打擊各種惡意操縱市場、惡意制造單邊預期的行為。
會議強調,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應積極適應匯率雙向波動的狀態。企業要聚焦主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避免偏離風險中性的“炒匯”行為,不要賭人民幣匯率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金融機構不僅不能幫助企業“炒匯”,自身也不宜“炒匯”,否則不利于銀行穩健經營,還會造成匯率大起大落。外匯自律機制要堅持不懈,持續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制度護航,注重實效,落實好“我為群眾辦實事”,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孫志成?王嘉琦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自攝圖網(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wind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