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7 15:38:40
近年來,成都以全球視野謀劃國際戰略通道建設,以供應鏈思維謀劃國際物流體系打造,同時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劉艷美

成都夜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片)
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下,國際供應鏈已成為城市和地區重構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因疫情嚴重沖擊國際貿易與全球供應鏈,如何確保供應鏈穩定當下,更成為多方關注焦點。
作為中國首批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之一,成都供應鏈樞紐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已成為全國典范。“成都經驗”有何特別?在中國國際金融30人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榮看來,成都近年的亮眼表現,與其多維度的布局不無關系。
“我們看到,近年來,成都以全球視野謀劃國際戰略通道建設,以供應鏈思維謀劃國際物流體系的打造,同時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王玉榮說。
他認為,營商環境作為“軟力量”,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參與全球博弈的核心力量。“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信成都將進一步提升跨國供應鏈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國際國內高端戰略資源的聚集能力,引領新一輪陸海大通道、西部大開發建設”。
正因如此,王玉榮堅信“成都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實際上,早在2017年,全國首個供應鏈發展處就在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掛牌成立。同年,成都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2019年,成都率先在中西部地區成立供應鏈協會。
三年多來,成都國際供應鏈體系建設與新經濟活力雙向賦能,共同助力加快打造供應鏈樞紐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聚焦國際供應鏈新模式新業態,近日,成都又有新動作。
11月30日,場景匯·“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專場活動,邀請專家和企業高管共同探討該領域的新趨勢,為成都構建現代物流產業生態體系的進程釋放更多機遇。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青白江區人民政府主辦。本次活動將展示供應鏈領域的新場景和新服務產品。三大新場景包括中歐班列(成都)始發站所在地青白江、成都第二座國際機場所在地簡陽,以及現代農業供應鏈服務示范地彭州。
在王玉榮眼中,成都本場活動以“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為主題恰如其分,“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成都的戰略發展富有遠見與魄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