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4 21:08:12
每經編輯|李凈翰
據央視新聞,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也就是意味著,今年11月4日,也就是今天,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當前美國總統大選戰況膠著不定,不過大選結果或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國是否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國會山報》3日指出,若特朗普連任,美國仍將繼續擔當該協議的唯一“反派角色”;若拜登獲勝,美國將迅速重回《巴黎協定》,拜登曾承諾“任職第一天”就重返該協定。
美國政府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據新華社,美國政府11月4日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天就此發表聲明,宣布美國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
據央視新聞,《巴黎協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后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
根據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并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后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協定生效后,就條約文本中所規定的內容,對所有當事締約國將產生法律約束力,除非當事國決定退出。
“放棄《巴黎協定》對后代而言是殘忍的”
據新華社,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安德魯·斯蒂爾4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放棄《巴黎協定》對后代而言是殘忍的,降低了世界的安全性和生產力。但好消息是,大量的美國州政府、城市和企業正在推進與《巴黎協定》一致的氣候行動。
環保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巴黎協定》是最重要的全球性成果,標志著全世界認識到氣候危機的緊迫性和廣泛性,而美國政府今天的聲明表明其非常短視。
《巴黎協定》于2015年達成,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后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6月宣布,美國將“停止落實不具有約束力的《巴黎協定》”,認為后者讓美國經濟處于不利位置。特朗普還曾表示氣候變化是騙局,他在氣候問題上的立場招致國際社會廣泛批評。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特朗普當日宣布,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新華社/路透)
特朗普政府頻頻在環保政策上開倒車,包括降低對火電廠和汽車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求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統計顯示,從2017年1月到今年9月初,特朗普政府已放松了128項環保法規。
拜登曾承諾若當選就重返《巴黎協定》
今年3月,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曾發推承諾,他將在獲勝任職后的“第一天”就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并計劃進一步推進美國的氣候應對計劃。
“環保政策”、“氣候應對”一直是今年拜登競選美國總統的“主打牌”。美國“政客”(POLITICO)新聞網稱,拜登還曾承諾,若當選美國總統,他的政府計劃將推動美國在2050年之前,實現“百分百依賴清潔能源”和“凈零排放”。
不過,《國會山報》還指出,無論誰贏得大選,美國或都不會實現奧巴馬政府所定下的2025年的減排目標。相關專家指出,美國“一切照舊”不僅意味著碳排放的增加,以及由此帶來氣候和健康問題,這還將意味著,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上,美國將被(其他國家)甩在后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觀察者網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