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05 12:17:27
每經編輯|盧祥勇
10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告,證實遭美國出口限制。中芯國際同時表示,正在評估該出口限制對本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中芯國際港股今日早盤低開低走,跌幅一度擴大至7%。截至發稿時,中芯國際港股報17.12港元/股,跌5.52%,創今年6月以來低位。

中芯國際確認遭美國出口管制
昨天(10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其部分供應商收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公司正在評估該出口限制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公告稱,經過多日與供應商進行詢問和討論后,公司知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其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后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
中芯國際表示,針對該出口限制,公司和美國工業與安全局已經展開了初步交流,公司將繼續積極與美國相關政府部門交流溝通。
公司正在評估該出口限制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基于部分自美國出口的設備、配件及原材料供貨期會延長或有不準確性,對于本公司未來的生產經營可能會產生重要不利影響。
中芯國際重申,公司一直堅持合規經營,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
今年7月,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成為國內首家同時實現“A+H”的科創紅籌企業。截至最新,中芯國際在A股、港股市值分別是1829億人民幣、2081億港元。

5日,高盛給予中芯目標價28.7港元,買入評級,高盛還表示目前不考慮改變看法。
出口管制不等于實體清單
此前9月26日晚間,環球時報援引英國路透社報道稱,美國政府已經對中國芯片制造企業中芯國際施加了出口限制。路透社稱,美國政府之所以對這家中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進行出口限制,是因為美方認為出口給中芯國際的設備存在用于軍事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是“無法接受”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9月27日早間,中芯國際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公司并未收到此類官方消息。本公司重申,中芯國際只為民用和商用的終端用戶提供產品及服務。本公司和中國軍方毫無關系,也沒有為任何軍用終端用戶生產。”
需要強調的是,中芯國際并沒有被直接納入“實體清單”,只是“出口管制”。如果進入“實體清單”,則意味著無法再和美國公司進行交易,而“出口管制”則留有繼續交易的可能。
芯謀研究認為,若被列入“出口管制”,美國供應商在給中芯國際供貨時需依照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EAR 744.21(b)申請特殊許可證。
值得一提的是,9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芯片制造企業中芯國際施加出口限制一事提問。
“可能你也注意到中芯國際就此作出了回應。”汪文斌回應,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違背國際的經貿規則,濫用出口管制等限制措施,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破壞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的舉措,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每經Ap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