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0 23:06:34
每經記者|張凌霄 蘭素英 每經編輯|譚玉涵
當地時間9月16日,日本舉行臨時國會,正式任命自民黨新總裁菅義偉為日本第99任首相,并成立新內閣。
14日,菅義偉在日本自民黨的總裁選舉中獲勝。在當選總裁后,菅義偉表示將延續安倍此前的政策。他表示將優先防控疫情、重振經濟,同時實施行政改革,“打破縱向行政”“打碎前例主義”,建立一屆“為人民服務的內閣”。
作為新一任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接棒”安倍后,如何在安倍政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革?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日本鹿兒島大學地域經濟政策專業袁駿博士。

菅義偉當選日本第99任首相后,日本未來發展何去何從備受關注。圖為9月16日,菅義偉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 新華社圖
日本迎深層次改革好時機
NBD:您認為新首相菅義偉會在多大程度上繼承“安倍經濟學”政策?他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
袁駿:從菅義偉之前的發言可以看出,在下次大選到來之前,菅首相會很大程度上繼承“安倍經濟學”政策,繼續“安倍經濟學”中為還有未完成的改革,上任之后工作重點應該會在這一部分。
但是同時也會推出獨有的新政策,同新內閣一起把此次疫情危機轉變為改革契機,如設立數據廳、降低手機通信費用、在地方銀行重組等個別領域進行改革。
日本在信息數字化方面落后與中美韓等國家,加上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等問題都是需要解決的,從設立數據廳的這個政策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視信息數字化這方面產業,而且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能很好的管理和利用信息大數據,對解決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等問題也有一定的幫助。
NBD:日本此前公布了最新的二季度GDP數據,為1955年有記錄以來最差單季表現。目前新首相可能面臨哪些考驗?疫情可能將成為一種常態,現在是日本進行更深層次改革的好時機嗎?
袁駿:日本最新公布二季度GDP數據很大程度上是受疫情影響造成的,日本引以為傲的觀光產業受到較大沖擊。受疫情影響,7~9月期的實際GDP增長率預計比上一季度增加13.2%。但是也只恢復了4月至6月期間GDP減少額的四成左右,之后的增長率預計會慢慢減速。個人消費方面的恢復仍在持續,但另一方面,由于擔心感染,面對面的服務消費活動恢復得很遲緩。
對新首相來說,最大的考驗是怎么有效地進行抗疫活動,之前為了促進經濟復蘇舉行的“go to travel”政策也加大了疫情擴大的風險,在促進經濟復蘇的同時,怎么做到把控疫情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從目前的疫情情況來看,日本疫情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控的話,明年能否如期召開奧運會也是一個問題。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對日本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可能是一個好的時機,通過疫情暴露出了日本目前很多潛在的問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現在進行改革把這些問題逐一解決,對將來日本的經濟復蘇也是非常有利的。
中日未來可多方面合作
NBD:新首相上任后,您預計中日之間還能在哪些領域互相開展合作?
袁駿: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出口國,同時也是日本觀光旅游業重要的推廣國家。日本的制造業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中國目前的信息數字化產業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在這兩個方面,兩國可以進行互相合作,共同進步。
中國一直是日本勞動力的主要輸入國,但是隨著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日本的勞動力輸入在向東南亞國家轉移,但是中國的勞動力輸出還是有著很龐大的群體,所以這方面還是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同步播報
杰富瑞:仍然看好東證指數
近日,在知名投資銀行杰富瑞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杰富瑞策略部門全球主管Sean Darby就日本市場在菅義偉接替安倍晉三成為新首相后的未來走勢進行了如下預測:
在短期內,我們預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消失之前,政策不會有任何重大轉變。目前關于2021年東京奧運會是否如期舉辦也仍在公開討論中。
盡管投資者擔憂于美元兌日元匯率在106這一水平上搖搖欲墜,但日本央行資產購買的加速,加上企業信貸需求的復蘇,以及商業銀行對債券市場的適度回報,已推動整體貨幣增長率升至上世紀80年代末泡沫經濟年代以來的水平。
在守住“106”匯價線的同時,日本國債10年期債券收益率也升至正水平(0.03%)。在日本央行小幅增持日本國債的同時,購買ETF的節奏有所放緩。名義貨幣供應量和實際貨幣供應量都在增加。
從股市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升值的事實正在降低日本出口商的尾部風險,而生產商庫存的空前減少對國內制造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振。有一個事實可能還沒有被注意到,那就是出口和生產者價格通縮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因此,企業利潤可能在第三季度表現不錯。總的來說,日本經濟復蘇速度比3個月前市場預期的要快得多。強勁的貨幣增長加上實實在在的企業利潤,應該會讓日本股價保持良好走勢。我們仍然看好東證指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