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0 23:05:43
上周,A股以反彈為主,先是次新、創業板、科創板陸續反彈,長春高新等白馬跌速趨緩并小有回升。上周五,多頭能量擴散至長期滯漲的藍籌板塊,券商、保險等大金融板塊表現搶眼。全周滬綜指漲2.38%至3338.09點,深綜指漲2.57%至2219.91點,創業板綜指漲3.49%,科創50漲6.96%。
科創板漲幅大主要與前幾周這個板塊跌幅大相關,另一方面與4家科創主題ETF發行相關。這兩個月市場注意力在創業板實施注冊制,科創板相對受到冷落。隨著創業板注冊制下新股越發越多,市場將漸漸回歸正常。
上周后4天外資連續凈買入,且凈買入量為上升趨勢,周二至周五凈流入額分別為33.21億元、7.42億元、4.39億元、94.74億元。人民幣大幅升值為股指反彈提供了一些基礎,也是外資轉向流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外資流入暫時更多地體現在低估值藍籌板塊上。
估值是個幾乎不可逾越的坎,雖然市場資金量漸趨充足,以緩和估值過高矛盾,可畢竟是無法從根子上解決的。以海天味業為例,該股幾乎沒有拋盤,所以并非資金推不動,而是因估值這個坎。預計在一段時間內,一些估值過高品種還將維持震蕩格局,這類公司通過業績增長來填平估值坎可能還需要些時間。投資者若持有此類品種,一般不宜加倉,至少也不能追高加倉。
當高估值無力上漲時,低估值或前期嚴重滯跌的藍籌股產生反彈也很正常,但投資者也得分行業來看,不能同等對待所有滯漲藍籌,只能去布局基本面有較多轉好跡象的品種。這類股既然是滯后的,自然就有基本面短板,不能一漲就忘了這個。我相信這市場很少存在所謂“錯殺”,特別是當機構投資者占比越來越大的當下。
整體而言,我覺得市場可能一時并沒有單邊行情,大盤近期可能仍是震蕩橫盤格局。雖然券商股齊漲看似有些牛市預期,但這更多的只是“良好愿望”。在我看來,高估值消費白馬調整得有限,并無過多上行動能,而低估值的藍籌又受壓于全球較弱的經濟回升態勢,加上未來擴容壓力可能較大,所以股指系統性地缺少過多的上行動能。
上周五晚間,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發布公告,同意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申請。由歷史經驗看,雖然超級巨無霸上市后極易誘發股指波動甚至有時誘發大跌,但上市前大盤一般會相對平穩,故投資者暫時不必對大盤股抽資過分憂慮。
以反映風險情緒的黃金走勢來看,近期國際金價走勢較平,完全無視近期某些國際風險事件,其實已能說明問題。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