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9 13:49:32
每經編輯|趙云
昨日(8月28日),一則“售賣散裝衛生巾”的消息登上熱搜。消息稱,一家店鋪售賣散裝衛生巾,21.99元可以買100片并包郵,一片衛生巾約等于只要兩毛錢。

21.99元100片并包郵的衛生巾。截圖自淘寶
據了解,這家售賣散裝衛生巾的淘寶店鋪名叫“涵同學衛生巾批發生活館”,于2014年6月開店。店鋪中售賣衛生巾等相關產品15件,其中21.99元100片的衛生巾月銷量達到392筆,共計39200片。在對該商品的評價中,購買過的顧客有的稱“一直買這家,質量很好,和有品牌的沒啥區別”,也有人表示“太薄了,對量少的人合適”。
這么便宜的衛生巾你敢買嗎?消息迅速引發網友熱議。面對“三無產品”的質疑,8月28日中午12時許,這家店主在客戶提問頁面回復稱,“我們有自己的牌子,有工廠消毒證明,有工廠生產許可證,有檢測報告”。紅星記者詢問該店鋪“小二”相關疑惑,得到的也是同款回應。

賣家回復相應質疑。截圖自淘寶

該店鋪此前在商品詳情中掛住的“衛生許可證”顯示,其生產廠家為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截圖自淘寶
但是,讀者的疑惑依然未徹底解開:兩毛一片的衛生巾到底可靠嗎?這家淘寶店的衛生巾是正品嗎?

淘寶店“涵同學衛生巾批發生活館”在寶貝詳情頁貼出的衛生巾。圖據淘寶

當事廠家回應:沒做過該產品
多家網店散裝衛生巾無生產信息引擔憂
據紅星新聞,相關商品詳情顯示,該店鋪掛出的“衛生許可證”顯示,這家名為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衛生巾、衛生護、尿褲等衛生用品。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得知,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08月04日,主要經營范圍是制造、銷售衛生類用品和衛生類材料用品和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口罩墊)等。
據其公司微信賬號稱,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衛生巾、褲型衛生巾、衛生護墊、嬰幼兒紙尿褲、紙尿片等衛生用品的廠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型衛生用品制造型企業。公司擁有14年的制造業經驗,建有全新全封閉式廠房,全程伺服控制,全程無塵式生產,加上完善的科學生產管理體系。公司老廠房面積達到20000平米,有十幾條數字式現代化生產流水線。新廠房面積達到17000平米。公司目前主要有幾十個品牌嬰兒紙尿褲、尿布投入市場。
紅星新聞:你們有將生產許可證授予這家店嗎?
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以下簡稱負責人):沒有,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們公司的證件被放在這家店鋪上,現在公司正在跟這家店鋪聯系,問他們從哪獲取的我們的證件。
紅星新聞:這家買散裝衛生巾的店是從你們這進的貨嗎?
負責人:不是,這個產品不是我們做的,我們從來沒做過圖片上的粉色包膜。此外我們從來沒有兜售這種散裝衛生巾,從我們廠生產出來的都是正規包裝好的產品。
紅星新聞:散裝和整裝究竟有什么差別?
負責人:有很大區別,工商局要求,廠名、衛生許可證證號等都要體現在包裝上,哪怕你的包裝沒有圖案,是透明包裝,但是這些一定要有這些,不然工商可直接判定為三無產品。散裝的東西什么也查不到,有包裝也是對客戶權益的保障。所以,正規的公司也不會去冒這個風險,去生產散裝衛生巾來賣。
紅星新聞:會不會是工廠內部人員拿去外面兜售?
負責人:不會,公司內部人員只能說,有一些貼牌的或者外貿剩下的一些尾單,頂多幾十件或上百件,工人自己家里要用,我們會賣一些給他們,但是像這樣拿去網上賣肯定不可能有的,因為量達不到這么大。
紅星新聞:衛生巾的成本大概多少?
負責人:如果不算人工成本,單單只有面料的話,成本不到一塊錢。如果不是正規公司的話,把很多環節都去掉,它的成本就降下來了。總體來講的話,衛生巾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了,因為好的產品他用的原材料就相對好很多,差的就要求很低。比如一些外貿單,對方要求的材料就非常差,甚至連衛生巾里面需要吸血漿的高分子,他都可以要求不加。
紅星新聞:衛生巾兩毛一張能達到嗎?
負責人:材料用得差一點就能達到,但是“兩毛一張”的衛生巾主要是它的生產環節及各方面保障,對消費者來說是有風險的。比如我們在生產環境、衛生安全、出廠要求等方面的投資量很大,所以在這方面的成本肯定要比“小作坊”高,因此價格就會高一些。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28日下午,名為“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的賬戶發微博稱:“散裝衛生巾”產品并不是我們公司的,證件屬于盜用。本公司有自己的旗艦店,并未給其他店鋪任何授權。公司保留一切法律權益。
該賬戶表示,公司確實是生產衛生用品的,但是從來沒有出過散裝的。并對賬號的真實性發出聲明:由于本公司主要做實體經營,對于線上的運營不是特別了解,導致之前認證的官方賬戶遺失。現本公司微博的官方賬戶為@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后期會完成相關認證,對于近期微博上的一些不實事實,會第一時間進行回應。

另一方面,澎湃新聞在多家電商平臺上以“散裝衛生巾”為關鍵詞檢索發現,多名賣家在售賣散裝衛生巾,(100片)價格從8元到44元不等。產品介紹中,大部分散裝衛生巾僅用塑料袋簡單包裝,且包裝上無生產信息。
一名資深婦科醫生表示,衛生巾適不適合人體使用要看它是否合格達標。散裝衛生巾更容易出現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從而導致使用者出現婦科炎癥等疾病。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丁金坤律師分析指出,賣家在電商平臺銷售散裝衛生巾是市場行為,若所售的產品質量合格,且市場有需求,無可厚非。若所售的散裝衛生巾為“三無產品”,違反《產品質量法》,則應下架。

“月經貧困”引發大討論
“關于衛生巾,我也是之前偶然看到才知道原來網上還有賣散裝的。”在網友的感嘆后,“月經貧困”(買不起衛生用品)迅速引起關注。

微信公眾號“騰訊醫典”指出,女性買衛生巾需要的錢,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很多。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
以12歲初潮,50歲絕經,一年來12次月經,每次用掉30片衛生巾(一天6片,持續5天)來計算:
一個女人一生至少有2535天處在經期(大約7年),需要用到的衛生巾數量為13680片。

就算懷孕、初潮和絕經時間等略有浮動,女人一生需要的衛生巾數量至少也在10000片上下。
按照一片衛生巾1元來算,1個月就要在經期用品上花20~30元,對于一個月入千元的女性來說,這可能就是她們一天的生活費。而這已經是市面上相對便宜的價格了。
更不要說在這些女性中,可能還包括缺乏收入來源的學生、剛剛經歷生育的媽媽等等。
這就不難理解,看似不多的“一杯奶茶錢”,為什么會成為她們的“難處”。
據南方都市報,一名大四學生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衛生巾就像“奢侈品”。
十二歲,宋薇(化名)第一次來了月經。驚慌失措的她弄臟了床單,起床后用被子蓋住了血跡就去上學了。她一直記得,那天晚上回家被媽媽罵了一頓。
初潮的經歷,讓宋薇覺得來月經是件羞恥而費錢的事情。她告訴南都,雖然一家人生活在縣城中心,也不屬于很貧困的家庭,但自己的父母始終對生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諱莫如深。
在家人看來,衛生巾的價格太貴,加之認為女孩子來月經是“羞恥”的,因此舍不得花錢給宋薇買衛生巾。在初潮后的幾年里,宋薇一直是把衛生紙疊起來當衛生巾用。
“太貴了,父母不重視,不給錢買,沒有人正確引導。”宋薇說,“那時候我們縣城普遍都是衛生紙疊起來用,學校也沒有正確指導過。”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她十五六歲的時候。在同學和姐姐的引導下,宋薇慢慢開始使用衛生巾了,但她始終覺得衛生巾是很貴的東西。她還記得那時候有些衛生巾用起來比較悶,長時間不換就會有很大的異味,讓她覺得很不舒服。
如今,宋薇已經三十歲了,在做編輯工作。她有條件花錢買衛生巾,但依然“舍不得充分地用”。
更讓人們想不到的是:這些“有難處”的女性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詞語——“月經貧困”,來形容她們正在經歷的情況。
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是指:受落后觀念、月經稅和貧窮等因素的制約,女性無法在生理期獲得用于生理期衛生管理的基本物資。
從世界范圍來看,“散裝衛生巾”對于正在遭受月經貧困的女性來說,甚至算“還不錯”的選擇。
直到2011年,全印度3.55億適齡女性中,僅有12%能夠用上衛生巾。在非洲,每10個女性里,就有1個在月經期間用不上衛生巾。
來月經的時候,她們會找各種東西來替代——剪下來的破布、洗不干凈的衣服、父親的襪子,甚至是木片和泥土。

圖片來源:《印度合伙人》電影截圖
這樣的方式,使得婦科炎癥等各種疾病在當地女性中高發,甚至造成了預期壽命的降低。
也并不是只有貧困的地區才有“月經貧困”。
受到消費稅等政策條件的影響,在發達國家比如美國、英國、澳洲,某些家庭貧困的女孩也會因為無法負擔衛生巾的高昂費用,而在每個月來“姨媽”的那一周都無法去上學。
也就是說,“月經貧困”從方方面面影響著全球女性的生活。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受影響女性數量已經高達5億人。
編輯|趙云 杜恒峰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紅星新聞、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騰訊醫典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