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2 07:31:33
每經記者|許戀戀 每經編輯|董興生 趙云

不久前周杰倫在快手的直播又刷了一波情懷,但吸引產業注意的,卻是快手和周杰倫電競戰隊的合作。今年ChinaJoy期間,快手帶著多款游戲參展。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針對游戲公會及MCN機構,快手將推出50億資金扶持及千億流量曝光計劃。
在行業人士看來,快手做游戲、電競、二次元,表面上看,是從流量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多元化業務。實際上,快手的目標遠不僅是拓展業務線做流量的生意進而增加營收,而是要通過這些業務布局,最大可能地吸引Z世代用戶并將他們留在快手。
(注:Z世代,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又稱網絡世代、互聯網世代,統指受到互聯網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

快手計劃攜手百所高校,共建電競人才培養體系
快手在游戲行業的布局早有苗頭,雖然快手上更多是游戲主播和電競賽事等內容,但是根據公開信息,快手2019年至今已經拿到多款版號,深入到了游戲業務的核心地帶。
此次快手在ChinaJoy上發布了多款游戲新品,包括由國漫IP《鎮魂街》正版授權的《鎮魂街:武神軀》,以及《巨像文明》、《三國志威力無雙》、《征戰紀元》等,同時還有快手官方出品的首款休閑棋牌手游《愛游斗地主》。

ChinaJoy上的快手游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紅 攝
快手的游戲生態主要以游戲直播和短視頻內容為主,游戲產品尚處在蓄力期。快手游戲負責人唐宇煜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快手月活躍游戲主播數量已突破160萬,月活躍短視頻創作者數量超過900萬,快手超千萬粉絲的游戲主播有12人。
每經記者了解到,根據快手近期發布的最新游戲公會政策,個人內容創作者與公會綜合分成可達62%,這個分成比例在一線游戲內容平臺中是最高的。除了50億資金扶持及千億流量曝光計劃,唐宇煜還表示:“未來,快手預計引入1萬家游戲公會。”
在游戲的衍生領域電競行業,快手也頻頻落子。每經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快手開始重點引進頂級電競賽事版權,并給予流量入口支持。今年,快手成為王者榮耀職業賽事官方合作伙伴,并獲得了KPL賽事直播版權。7月底,快手又宣布PEL和平精英職業聯賽所有戰隊及選手集體入駐。唐宇煜表示:“未來,快手計劃攜手百所高校,共建電競人才培養體系。”
在業內看來,今年快手發布新游戲,對行業是個很明確的信號:2020年游戲行業出現的最大變數就是互聯網玩家的入局。如字節跳動對游戲的加碼,阿里旗下游戲開始被行業注意。而現在無論是發行領域還是自研領域,快手也成了游戲行業一個重要的變量。
從行業來說,2020年上半年,中國游戲產業實際銷售收入達1394.93億元,同比增長22.34%,游戲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同期,中國游戲用戶規模同比增長1.97%,約增長1271萬人。電競產業雖然受到疫情影響線下賽事無法舉辦,但對于快手的線上直播來說,疫情并不會有負面影響。

A站逐漸回血,快手進擊二次元
游戲、電競以外, A站承擔起了快手的二次元內容。A站是二次元文化的鼻祖,但發展過程并不像B站那么順利,2018年6月,A站面臨生死關頭,最后快手收購了A站。
這場跨次元的融合以后, A站緩慢回血,不久前,A站負責人文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A站將推出簽約UP主直播分成“二八計劃”與虛擬偶像“AVI聯盟計劃”,80%的直播打賞將直接分給UP主,A站只保留20%作為必要的運營成本,同時A站會繼續發掘并賦能優質UP主與VUP(虛擬UP主)。
A站被快手收購以后,更多的是成為快手二次元垂直類平臺,將快手帶入二次元領域,吸引更多的Z世代用戶。A站存活了下來,過去的兩年低調發展慢慢復蘇。據官方披露,自去年5.7億超級UP主扶持計劃實施以來,A站持續吸引眾多UP主入駐,內容生產的數量和質量較此前也有大幅提升。UP主同比增長90%,稿件同比增長79%,粉絲數同比增長172%,簽約金支付同比增長155%,視頻打賞同比增長810%,流量分成同比增長345%。

2020ChinaJoy 圖片來源:官方供圖
文旻告訴記者,接下來,直播和虛擬偶像將成為A站的重點,官方數據顯示,A站虛擬偶像“AC娘”單場直播的最高打賞超過20萬元。文旻認為,直播的方式也比較契合虛擬偶像,在虛擬偶像的帶動下,UP主實現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的引流,在粉絲數據上漲的情況下,虛擬偶像也能商業化。
國內虛擬偶像賽道近兩年迎來了一個小爆發,首先表現在資本進場,2019年,主推虛擬偶像平臺的克拉克拉獲得1.2億元投資,專攻AI表演動畫技術的魔琺科技,在2019年6月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其次是淘寶和愛奇藝等巨頭紛紛入局。愛奇藝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
不過文旻也坦言,雖然AC娘已經出道有一段時間,但A站在虛擬偶像賽道仍然處于探索的階段,還沒有走到很成功或爆發的階段。文旻認為,對于虛擬偶像怎樣運營是最好的,行業也沒有明確的判斷,大家都在探索。
記者|許戀戀?編輯|董興生 趙云?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